【建筑工房】重拾作为工具的工作模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7号楼北展厅大门作为建筑师,模型是我们在设计中最常用到的手段之一,或许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工具。一个三维的物理模型能让人直觉地感知到建筑的方方面面,也因此,即使在数字化工具大行其道的今天,物理模型也常作为呈现最终设计效果的道具为人所接受。
那么,模型是否只能收缩成为一种结果再现的方式呢?作为一种工具,它的优势是否被我们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了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建筑工房在今年八月举办的研习活动尝试给出一种探索。在此,我们希望以多种视角去重新审视模型所扮演的角色,挖掘其作为一种工具在设计工作中的潜力。
本次现场展出的模型与图像,均为学员设计及制作的最终成果,故呈现出较为完整的成品状态。下文的瀑布流图片,第一部分抢鲜透露小部分现场展览图像,第二部分则记载了模型作为研究的工具,如何参与到具体的案例研习以及设计推进中去。模型的成果与过程状态,也许可以类比作家的精美整齐成书和修改潦草的手稿。也正是在第二部分的图片中,我们看到不断修改、试验的模型进入到思维和意识,不仅作为结果,而是真正参与到设计的推进过程中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建筑工房邀请你这周和我们一起,重返作为工具的工作模型。
展览现场
部分展览内容
发电所案例模型
发电所室内改造:实验剧场
双溪别墅:卧室改造
双溪别墅:敞厅改造
双溪别墅:茶室改造
华南植物园:观池台
华南植物园:凉亭
华南植物园:纳凉舫
华南植物园:凉棚
华南植物园:景观桥
如何到达
各大地图 App 内搜索“华南理工大学27号楼”即可到达,展览位于中庭北面展览厅内。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除有 1:10-1:50 等大尺度模型外,还有更多 1.5米 x 1.5米 大幅图像、4.5米 x 3米 巨幅图像,以及扫码观看的全景 VR 模型图像
展览时间
2016.10.24(周一) – 30(周日)
延伸阅读
关于活动反思与讨论,请关注图片后延伸阅读
特别鸣谢
展览支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学术支持:象田创文
媒体支持:有方空间
活动回顾
第一周案例研习与模型重现
基地参观
第一周基地案例调研研讨会
历史照片
发电所现状
发电所材料试验
双溪别墅:设计图,历史建成照片,现状,模型还原照片
双溪别墅:场地景观制作过程
双溪别墅:墙面结构分解
双溪别墅模型制作
华南植物园水榭
水榭:依现状推断施工与图纸的差别
水榭:材料试验
水榭基地模型制作
第二周设计实战与模型制作
学员设计模型制作中
发电所:改造方案材质试验
发电所:剧场座椅模型
双溪别墅卧室改造方案制作中
双溪别墅卧室改造方案推敲过程
双溪别墅卧室改造方案浴室空间推敲
华南植物园景观亭方案制作
发电所备选改造方案(图书室)推敲
发电所备选改造方案(图书室)书架模型
发电所改造方案(实验剧场)推敲
发电所改造方案(实验剧场)模型制作
模型拍摄过程
第二周改造与设计方案中期评图
两周9场夜间讲座及实地讲解参观
结课特邀专家评图
结题庆祝酒会
延伸阅读
重返作为工具的工作模型
工具的使用极大地影响着建筑师的工作。在众多工具中,物理模型是历史最悠久的工具之一。实际工作中,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我们可利用的技术和工具范围也不断扩展:数字图纸、数字三维模型技术等成为了更为广泛的选择,物理模型似乎更多收缩成为设计成果的展示工具,而逐渐失去了其作为设计推敲工具的角色。
然而模型真的过时了吗?
建筑工房为期两周的首期工作营,课题聚焦于对物理模型的重新思考。第一周学员通过实地测绘,研习双溪别墅、华南植物园水榭和华南理工大学发电所三个经典案例并以大尺度模型重现;第二周继续以大尺度模型作为推敲工具,分组进行局部改造或小型新建设计。本次展览上呈现的实体模型和大尺寸图像,正是三十位学员在短短两周内的成果。以此成果为契机,我们也许得以重新审视模型作为设计工具的角色。相较于新时代的工具,物理模型对于空间、尺度、光照等信息的传达仍有着巨大优势,直观且易于操作的特性也使它能更快地给予建筑师反馈,在形式的操作上更接近人的感知。
诚然,对此工作方法效率的质疑是普遍的,物理模型的制作要求我们投入更多时间,但这其中的问题是复杂的,究其原因:
效率是为其一。因为工作模型制作量的大幅下降,切断了各种高效制作方式的传播,这又与不愿花费过多时间制作模型的主观意愿互为因果,成为了恶性循环;
其次是工作方法,模型在设计中没有被当作推敲的工具,而仅仅成为了最终设计成果图纸和数字模型的实体化,其低下的参与度并没有为设计推进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三,因缺乏好的案例作为参照,工作方法的练习也失去了依托,思维仍拘泥于有限的信息之中。
建筑工房认为,以上问题也许能够换一个角度看待:
首先,工作方法的传承可通过团体实践的方式重拾,互为参照,共同提升制作方法并提高效率,逐步恢复成为良性循环。
新技术的出现除了取代传统工具,实际上也能从多个维度对其增强。须看到的是,激光切割等数字快速成型技术极大提升了制作速度,而各种新型涂料、预制部件等也因电商的普及可以更便捷地获取。看似与过往类似的模型成果,其制作过程其实已得到大幅优化。
另一方面,数字影像和后期处理技术的普及后,如今对模型影像的生产和使用远超旧时,而 VR 虚拟现实摄影和显示技术的兴起,也挖掘出了模型更多的潜力,为观者提供更为沉浸的体验,本次研习的部分成果也同时以全景照片的虚拟现实方式呈现给观众。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进步,对使用者的操作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这无疑拉远了设计中直觉操作的距离。对于不擅长计算机操作的人员,模型无论作为设计推敲还是成果制作,反而是一种更可行的工作方式。
本次展览的成果或许可作为以上论述的一例论据。在短短两周时间内,学员们第一周完成了案例的测绘和模型重建,用身体实在地体会到了经典案例的独到之处,并作为模型工作方法的预热;紧接而来第二周的新设计也通过大比例模型推敲完成,作为模型工作方法的实战,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一一在展览上呈现出来。
需要留意的是,虽然图像成果呈现为较完整的状态,但用心的观众一定会留意到模型上种种粗糙的细节。这就让我们再一次回到了一个核心问题:作为工具的工作模型,建筑师应追求制作上的“精确”,还是要让其回归本质,牺牲一部分数值精确性换取可操作的状态,从而帮助建筑师趋近设计观念上的“准确”呢?
建筑工房认为,一个墙体不用胶水粘死,而是用大头钉固定并可随时拆卸调整的模型更便于推敲;不重复生产同比例的模型,而是因应设计目标采用大尺度模型并不断对同一个模型作出修改;不是以制作便利作为唯一目标,而是把易于感知、修改、摄影、交流等作为综合考虑去选择工作方法;不只是纯色的抽象卡板模型,而是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去用模型验证材质、构造、细部、光线、家具、景观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此为前提的模型,也许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设计本身,深入参与到设计的推进中来,成为建筑师的有力工具。
只不过如此一来,工作模型便常常呈现出歪歪扭扭、松松散散的“危房”状态。但如同作家和作曲家的手稿,工作模型的角色也是建筑师的手稿,它也应是充满了涂抹和批注,一如我们熟知的草图一样。越是批注修改密集的手稿,往往压缩进了越多创作者的心血,而“危房”一般的模型往往也正是经过了反复的修改。或许,松散的状态才正说明它是一个合格的工作模型。
作家手稿经过修整重排付印成精美的书籍,工作模型经过修整和拍照处理,也能成为富有沉浸感的图像,并能在各方面帮助观者建立对于建筑实物的想象,也帮助了建筑师对于建成效果的预判,进而提升设计质量。
那么,如果认为以改进过的工作模型作为设计推进主导,能帮助我们到达更高质量的设计成果,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当下和未来,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给予工作模型多一些关注?若有合适的机会,它就能重新进入工作流程,辅佐建筑师抵达更有质量的设计。
建筑工房,2016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恭喜你获得文末彩蛋,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神秘全景 VR 照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