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无人机机载弹药一览
【作者:周凯,王延巍】目前伊朗无人机公开展示或使用过的精确制导弹药共有8种,均由军方与伊朗电子工业公司合作研发。分别为“赛迪德”1、345,Qaem-1、5、9 等5型精确制导炸弹,“赛迪德”1ATGM、仿美AGM-114“海尔法”以及外形与以色列“长钉”极其相似的某型号,共计3款机载导弹。
“赛迪德”1ATGM是在伊朗“暴风”(Toophan,仿美“陶”式)反坦克导弹基础上,为满足直升机和无人机空射需要改进的。但由于在机载激光照射器的小型化、远距离飘移发散,弹载驾束制导以及翼下发射筒与载机整合等细节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已被放弃,仅与“见证者”129共同进行过展出和挂载组合,甚至在展出时还出现过样弹前后段组装错误的问题。
在吸取“赛迪德”1ATGM问题的基础上,伊朗军工结合自身能力,将有一定难度的激光驾束制导,改为采用虽然过程复杂但技术门槛较低的白光CCD电视制导,并且取消了原有导弹发动机以实现减重降速进而减小导引难度,同时还取消了弹体中部复杂的折叠翼结构,改之以4片高强度塑料材质矩型稳定翼。为配合电视制导阶段的数据上传和指令接收,增加了梯形弹尾结构以容纳信号处理机构,并在此处安装有一根收发天线。最终研制成功了目前广泛使用的“赛迪德”345型电视制导炸弹。
▲ 2017年莫斯科航展上的“赛迪德”345精确制导炸弹
该弹长1.63米,弹径152毫米,弹重34千克,载机高空高速状态下投放的最大滑翔距离为6千米,具备多种战斗部。该弹曾在莫斯科航展上进行过公开展示,目前主要配合“见证者”129无人机和“见证者”285型武装直升机使用。结合该型弹弹重和“见证者”129的载荷能力来看,不难理解为何宣传中最多可携带8枚而实际上最多只能携带4枚。
在反坦克导弹基础上研制的“赛迪德”345,无论体积还是重量,都难以适应承载能力本就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的伊朗国内其它无人机,并且弹体中部巨大的弹翼结构也无法满足伊朗多款无人机的内埋或内置弹舱结构。因此伊朗随后借用其成熟的制导技术,研制了更轻更小的“赛迪德”1型电视制导炸弹。该弹前稳定翼折叠结构已经明显不同于“陶”式的经典设计,弹径缩小并将全长缩短到约1.4米,射程下降到了4千米,光学窗口向下倾斜便于尽早捕获目标。目前这款弹药主要由“见证者”129使用,同时也是“见证者”123、181、191型无人机的唯一可用弹药。从“见证者”191 的武器承载量为50千克可以推断,该弹重量在25千克以下。
▲ “见证者”129无人机演习中投放“赛迪德”345打击水面模拟航母目标(左下)
虽然“赛迪德”1相较前辈已经瘦身减重,但对于大型无人机而言,外挂时折叠翼结构复杂无用且徒增死重。对于“燕子”3和“莫哈杰”6这样几百千克级别的战术无人机而言,巡航阶段6~10升左右的活塞发动机油耗意味着每节省10千克外挂弹药重量,就能同时在减阻的情况下换来近2小时的航程,因此在2019年伊朗又推出了成熟度更高的Qaem系列精确制导炸弹,按照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小分为Qaem-1、Qaem-5和Qaem-9。三款均采取了相同的制导组件和前后十字形固定弹翼,并且都在弹尾设置了单独的数据回传和指令接收天线。虽然三款弹药都未公布重量,但结合“燕子”3和“莫哈杰”6的都可以搭载2枚来看,单枚质量应该在20千克及以下。
▲ Qaem系列制导炸弹,左为1型,右为5型,中间是9型
外形尺寸最小的Qaem-1,主要特征在于弹体组合段恰好位于前部稳定翼与弹体结合处,两根数据天线位于弹尾末端,其战斗部重量最小使其全弹尺寸重量也最小;Qaem-5外形和重量居中,是“莫哈杰”6的主力弹药,且除了常规昼间CCD外,还有红外导引头可供选择。不同于Qaem-1,其两根数据天线位于弹尾弹体两侧。从现有影像资料看,前两型弹药都可以被“燕子”3和“莫哈杰”6使用。最大最重的Qaem-9外形非常独特,前部稳定翼位置大大提前到了弹头位置,这可能是内部采取了某种特殊战斗部导致重心点变化,弹翼调整进行配平导致的,目前还未见具体配套使用机型。
上述几款精确制导武器都采用了几乎一致的电视制导组件,包含安装在弹头旋转稳定基座上的变焦昼间以及夜间使用的红外CCD可更换弹头组件,只不过为了在沙漠等强光照地面高对比度地区使用,部分型号弹头换装了带有偏振效果的黑色镀膜透明保护罩。
从这些炸弹弹体后部浓浓民用风的测控天线来看,伊朗军工行业可能就是利用了成熟民用技术来规避激光驾束技术的高成本和技术壁垒。使用激光制导武器时,机载光电传感器可直接与地面控制站进行传输,而电视制导武器使无人机在指挥控制链路上,变成了从弹药到载机,再从载机到地面站之间的中继性双向数据通联,控制链路复杂、弹载CCD画面回传和控制指令下达延迟。好在目前各类民用无人机视频图传和飞行控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这类武器的使用,和操作“大疆”无人机时通过手机屏幕查看无人机回传视频信号进而控制无人机飞行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中间多了一次中继而已。并且由于这类电视制导炸弹滑翔射程仅有6千米左右,经过压缩处理的视频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信号传输借助廉价民用技术,就可以做到极低成本下的稳定可靠,随后只需要借助无人机上更大功率数传系统与地面站通联即可,并且理论上还可以利用弹上CCD传感器充当机载光电传感器直接对地侦察,实现锁定后投放甚至是盲射后再锁定。
▲ 远处是没能实用化的“赛迪德”1 ATGM,近处翼下挂载的是“赛迪德”1,地面展示的是“赛迪德”345
制导炸弹虽然有效减轻了载机负担,但也存在打击时敏目标能力不足和低空低速下滑翔射程太近等问题。伊朗国防工业部门在经历了“赛迪德”1ATGM的上机试验失败后,始终没有放弃为无人机研制专用机载导弹。早在2013年Fotros无人机样机首次亮相的时候,就曾在翼下展示过一款仿美“海尔法”的机载弹药,但直到该型机宣布列装时也仅有少数几张挂载试飞照片,目前尚未有该弹进行过实弹发射的证据,并且从最近的新闻照片看Fotros使用的依然是Qaem弹药家族。
▲ 通过“燕子”3进行试射的伊朗版“长钉”导弹
2019年年初,伊朗展示了一款自制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从发射器和弹体结构看与以色列“长钉”LR近乎一致,而在当年4月公布的无人机试验视频中,赫然出现了该型弹裸弹通过“燕子”3进行实弹发射的影像,虽然伊方并未公布射程数据,但结合其全弹布局特别是弹翼尺寸来看,高空巡航速度投放时的射程应该大于10千米左右,并且体积和重量相较之前炸弹型号大大减小,具备极强的适装性。从其弹体结构和命中目标过程中的高清回传画面来看,采用了更先进的专用弹载数据链路以满足远程回传图像的需要。尽管仍然为电视制导,但结合陆上型具备的自主寻的能力,该型弹有可能具备一定的“发射后不管”能力进而大大降低了无人机的目标指示压力,有望成为目前伊朗无人机部队唯一可用且好用的机载导弹型号。
转发了 转发了 转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