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340 发表于 2024-4-11 16:28:51

廉价低端无人机,满身缺点,为何成为俄乌战争主角?只因功能强大

大家好,欢迎来到海事先锋
从2022年延宕至今的俄乌冲突,不仅给全球经济以及国际秩序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冲击,也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在新科技形势下的现代局部战争;
尤其是战场双方的现代化水平,甚至是装备妥善率、物资保障度都不尽理想的情况下究竟该怎么打?
对此,乌东战场上的交战双方就给了我们一个答案,那就是大规模运用低端无人机来填充战场,效果确实出奇的好。


美国保守派杂志《大西洋月刊》在其最近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目前战术级无人机正在成为乌东战场的主角。
首先,这种无人机制造成本相较于真正的大型、战略级无人机,其制造成本极低,天然具备大规模生产的属性。
其次,是机身几乎不使用金属构件,平日里的缺点,放在战场上就变成了优势,因为敌方的雷达侦测系统虽然能识别出目标,但“低慢小”会很容易混杂一片杂波之中,因此“发现”不是难点,如何从杂波中“提取”出来才是关键。


其实这类无人机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不需要完全依靠专门的军工生产线。
以乌东战场为例,某国产品牌已经成为了战场双方使用频率最高的无人机,没有“之一”。
关键就在于某国产品牌的产能完全足以应付双方的需求,而且这类民用无人机虽然从军事角度属于“低端”;
但是作用却一点都不“低端”,直升式、旋翼式以及不同尺寸、不同载重的无人机,完全可以被使用者针对战场现状进行有改装。


再加上这类无人机靠着价格低廉这一属性,完全不必考虑回收的问题,其“一次性”的特性极大拓宽了使用者的作战思路。
那么,这一类无人机在今后的现代化战争中,就必然能占据一席之地吗?
这恐怕是有待商榷的。因为当我们将“中国制造”这四个字从乌东战场上抽离出去,就会发现之前讨论的内容不可能全部成立。
或许有的国家制造的低端无人机可以比中国更便宜,或许比中国更优秀,甚至比可以比中国的产能更大。但是将这三点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国家,目前还没有出现。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国家在非战争时期,对本国制造业的培养是否到位,毕竟对于越发重视装备性能的现代战争而言,制造业和军工业的“临时抱佛脚”,只能延缓而非抵消自己的失败。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低端无人机之所以能够在俄乌冲突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归根结底是交战双方在战场态势感知度上可谓是半斤八两,即便乌军有星链的支撑,也只不过解决了“眼瞎”的问题;
但是在真正的信息化领域,俄乌双方其实都乏善可陈。以至于双方的作战部队,需要靠利于携带、具备高清摄像功能的小型民用无人机去“穿透”前线。
因此这种低端无人机往往只能出现在低端信息化,或者说“穷鬼信息化”战争中发挥作用。
那么这种无人机能不能在大国冲突当中扮演“诱饵”的角色,要么去消耗敌人的防空力量,要么利用“低慢小”的特性,骗过敌人的雷达实施偷袭?


那这里就需要考虑到现代战争中真正的大国冲突,其特点就是烈度高、范围大、节奏快。双方开战之后,就必然会对彼此的高价值军事目标进行“点名”;
例如暴露的指挥节点、后勤保障地、军用基础设施等等。
等到两大国之间都需要拿出低端无人机填充战场时,恐怕最需要的不是后方能够提供多少无人机,供前线部队每日消耗,而是看两大国能否通过政治手段来结束战争。


而这,也恰好符合乌东战场的现状,毕竟与俄罗斯对抗的不止是乌克兰,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北约。
近期,随着乌军的防空装备几乎被消耗殆尽,俄军的空中打击也变得更加活跃,而泽连斯基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两天出访四个国家,想靠西方的“施舍”来一次大反攻,夺回失去的土地;


据悉,德国和英国方面,都已经口头承诺,会为乌军继续提供更大规模的援助,来对冲一部分俄军的装备优势。
显然,单靠廉价低端的无人机,可以胜在一时,但真正能够左右战场局势的,依旧是实打实的力量,靠的是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先进的战略体系,而不是投机取巧的小心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廉价低端无人机,满身缺点,为何成为俄乌战争主角?只因功能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