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低空经济元年的物流机会
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多地布局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有望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有人说,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借此东风,物流业将有怎样的机会?无人机配送将有什么样的发展呢?
一、低空经济成风口
近来,一个有点陌生的新词见之于政府的报告与新闻稿件上,那就是低空经济,包括北京、广州,重庆、四川、浙江、安徽、深圳等在内的多个省市,纷纷提出要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低空”的概念,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低空经济的价值在于:它在传统地面空间和中高空空间、太空空间的基础上,挖掘了一个新的空间范围,加以利用,形成产业。
低空经济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既承继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依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赋能,形成了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经济生态。
当前是低空经济黄金窗口发展期,为促进低空经济行业发展,中国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低空经济行业的相关政策。各省市为抢占低空经济新高地,吸引相关企业建厂落户,也纷纷出台利好政策。
2023年12月,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广州,芜湖,都出台了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2021年2月,“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4有望成为发展元年,但各省市在布局低空经济时,需要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找准发力点,避免盲目跟风和投资浪费。
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离不开市场要素、空域要素、政策要素、技术要素和安全要素各方面的促进,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通用机场已达399个。
毫无疑问,低空经济将成“新增长极”,据预测,到“十四五”末,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至5万亿元。“低空经济圈”不仅正孕育万亿级产业规模,而且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
由于低空经济是综合性经济形态,需要从外部环境、场景应用等多方面综合推动促进其发展,目前推进的“路空一体”强调 “低空经济”“路网经济”“数字经济”“交通运输领域”四网融合的重要性。
低空经济属于“新质生产力”,是战略型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对于国家来说,在新赛道上不能掉队,激发市场力量,提供政策保障。
由于“低空经济”是开创性的新业态,前进的道路上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更完善的管理制度、更有效的技术手段,才能支撑起低空“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的大容量融合飞行。
美国、欧洲和中国对低空经济的行业支持继续加强,但支持的侧重点和力度在逐步调整。我国目前从空域开放、产业支持、适航认证多个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预示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视程度以及潜在发展前景。在政策和资本的助推下,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想象空间正在被逐步打开。
二、产业链共谋发展
梳理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领域,中游低空经济行业包含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下游为各种应用场景,包括旅游业、物流业、文旅业与巡检业等。
也可以这样说,低空经济产业链由上游的生产制造端、中游的服务运营端,以及下游的应用端共同构成,可概括为围绕低空飞行的制造、飞行、保障、综合服务等四大板块,都属于低空经济产业链。
低空经济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这使得低空经济在促进上中下游产业联动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低空经济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广泛体现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中。起降、通信、充电等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
在低空经济的产业链中,截至2023年底,相关企业数量超过8000家,且还在呈上升态势,沿海地区分布最集中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不同城市在发展低空经济时,面临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的无人机制造业高地,深圳“向天发展”的底气来自其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
产业链中的每一环节,都在低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被航空界认为是提升电动飞机续航里程的关键性技术,目前,电池厂商开始布局适用于电动飞机的高能量密度电池。
发展低空经济,最重要的是安全,而安全,首要是能感知无人机在什么位置,由于低空,雷达的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低空经济的产业链中,通感技术很重要,针对低空飞行进行探测和管理,这个手段,就是通感一体。目前,通感一体的技术还面临挑战,但有为数不少的高科技企业已布局其中。
需要重视的一点是,随着低空经济成为风口,航空、汽车、物流、新能源企业利用已有业务优势切入低空经济产业链可能引发洗牌,谷歌、腾讯都在投资或收购跑步入场。
比如小鹏的飞行汽车,其实就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一种,eVTOL的制造生产的标准目前介于汽车和民航客机之间,汽车企业可发挥原有的产能/产线优势。得益于电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与新能源汽车“内卷”带来的产业优势,eVTOL可以说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行业,国内多家头部eVTOL创企相继完成技术验证与首飞测试。
低空经济的一大优势在于立体,核心是飞行器和各种产业形态的融合,延伸拓展“低空+应用”“低空+服务”产业链,空间很大,我们相信低空经济产业链能够成型成势,其商业价值确定性基本不再被挑战,中国低空经济即将迎来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刻。
三、主导产业无人机
一提到低空经济,就有人想到无人机,这也没有错,因为我们现在讨论低空经济,主要还是集中在无人机应用上。然而真正的情况是,低空经济,既包括无人机,也包括有人机。
低空有人机,因为技术和安全等条件尚不成熟,目前还没有规模商用,所以让人有上述错觉,但总的来说,低空经济并不能和无人机经济划等号,但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
所以,说起低空经济,无人机是绕不开的话题,而无人机中,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则是重点,虽然eVTOL分为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两种,但无人驾驶更为重要。短期内有人驾驶是兼顾安全和乘客接受度的主流选择,但无人驾驶eVTOL有利于降低后期运营成本。
eVTOL具有高效便捷、低噪音、低碳排放、舒适私密等优点,与直升机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和环保优势,主要用于载人,同时也可用于载货。
全球民航部门加速完善eVTOL监管体系,全球eVTOL厂商与监管机构合作推进适航取证,我国民航局颁发全球首个多旋翼无人驾驶eVTOL适航证,获得者是亿航智能EH216-S型号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同时还发布首个有人驾驶eVTOL适航标准。
但是,eVTOL在关键核心技术仍处于验证比较、市场选择到大规模应用的“前夜”,而电动化、长续航、智能化是下一阶段重要的创新方向。
我国民用无人机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15个无人机产业园区。目前中国无人机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占比已经超过60%,具备产业优势的一些地方也加快了步伐,国内2022年底注册无人机共95.8万架,一个“低空经济圈”正在逐步成形。
去年10月,我国开通全球首条eVTOL航线,从深圳至珠海单程航时15分钟、总航时30分钟,飞行往返距离超过80公里;法国和日本分别提出在2024巴黎奥运会和2025大阪世博会期间推出“空中出租车”用于接送参会人员。
需要明白的一点是,虽然我国无人机产业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但传统通航产业却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需要聚焦解决空域开放和地面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让无人机行业正式步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时代,为创新企业释放利好信号,让其更有信心去探索低空与无人驾驶飞行科技的完美融合。
民用无人机行业还没有进入上市密集期,但已引起资本的青睐,2024开年,机器人领域最大一笔融资花落无人机——智能无人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卓翼智能完成2.5亿元B轮融资;回顾2023年机器人领域融资信息,最高笔融资金额便花落无人机企业联合飞机。
四、物流场景成重点
说起无人机的应用,最早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就是今天,也不例外,在俄鸟冲突中,双方的无人机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无人机民用市场应用逐步兴起,工业级无人机市场需求也进一步旺盛。截至2023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已达到1065亿元,其中,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大约为979亿元。
各地方政府在推进低空经济中常说:“建设低空经济示范区,拓展低空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这里的场景就是应用,就是商业化,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上面说过,低空经济的核心是飞行器与各类场景的融合与应用,未来在中国是将以ToB(商业)为主导,还是以ToC(消费者)市场为核心?暂且不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低空经济+物流是目前商业应用最广泛的场景。
就目前来说,无人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救援、农业、物流、外卖等各个领域,
在物流运输、文化旅游、交通治理、农林防护、应急救援、医疗救护、警务安防、政务飞行等,还有娱乐拍摄上都有其身影,但总的来说,物流场景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为,从载货到载人,是一条必然的道路,物流的应用,更广更多,是今天的主力,并且其商业模式已基本跑通。
在低空经济中,无人机配送与eVTOL载人客运最具市场增长潜力,后者从大物流角度说,也是物流,不过载的是人而不是货。无人机的“低空、低速、可悬停、低成本、小型化”特性,弥补了地面运输工具和传统飞机的不足,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无人机在城市物流应用场景中逐渐展现出较大潜力,相比传统物流配送方式,无人机具备方便高效、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安全隐患等优势。
传统物流企业及科技公司纷纷转型成为专业无人机运营企业,2015年,圆通完成了国内无人机配送的首秀,随后顺丰、邮政、京东、苏宁、菜鸟、饿了么等快递、电商、外卖平台纷纷布局无人机物流领域。
无人机配送方面,国外的亚马逊、我国的京东,饿了么、美团和顺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走在前面:京东获首个国家级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顺丰获国内首张无人机运营证,饿了么获中国首条外卖无人机航线。
不少物流企业试用无人车与无人机的结合,实现了地面物流与空中物流无缝连接,构建一个综合的物流末端配送系统,并继续在不同配送场景推广。
前面说到低空经济产业链时,强调无人机制造是重要一项,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在配送无人机的制造上也早有布局:2012年顺丰提出无人机物流配送的构想,2015年开始组建自主研发团队,旗下现有丰翼科技、蜂鸟科技两大制造与运营公司,前者着重于物流末端配送,后者着重于支线物流无人机试制和运行。
丰翼科技已在深圳常态化运营部分路线,全国运输突破80万架次,2023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30%;丰鸟科技开展了多款机型的试飞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大型无人机运行实战经验。
京东的无人机物流项目则聚焦于偏远地区的末端配送,通过在城乡山区建立无人智慧配送站,结合无人机和无人车,有效解决了这些地区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美团2017年启动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探索,2023年2月,美团无人机团队宣布其城市低空物流解决方案通过中国民航局审定,并获得了相应的许可证,4月,美团无人机首条常态化商用航线在上海市金山区正式运行,目前,在深圳、上海等城市总计落地7个商圈,17条航线。
而迅蚁科技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构建城市空中特定高效场景的无人机物流配送,它利用无人机在血站与医院之间快速运送血液,极大提高了紧急医疗物资的运送效率,也有效提升了救援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无人机在这里扮演了区域内运力的关键补充角色,尤其是在特殊场景和高峰时段,虽然还没有成为物流配送的主流,但已为末端配送增添了新的活力。
作为一项新兴的物流方式,无人机送货在其发展道路上会面临一些关键性的挑战,不能轻易忽视其中潜藏的安全风险。无人机在复杂的空中环境中飞行,可能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风险,当前的无人机技术还没有完全解决自主避障的问题,在空中发生碰撞,可能会导致无人机坠落,对地面人员和设施构成威胁。
无人机的防御性也存在漏洞,在运输过程中,无人机可能面临各种安全威胁,如黑客攻击、信号干扰或恶意捕获等。
就目前来说,对物流企业而言,使用无人机替代人力或者作为运力补充是出于商业考量,但实际运行还面临运输成本较高、运力有限的瓶颈。
无人机物流还需要解决自身的技术挑战,比如,稳定性、电池续航能力、抗干扰能力、载重能力等。
无人机需要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精准且不能中断,要实现真正的无人机的物流商业化,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同的飞行航程、载重、起降方式需求等迫切期待着更开放、智能、高效的空中物流解决方案。
开通一条物流航线,可以让一架⻜机每次载20公斤的货物往返,只需要一个飞手控制,但是,在前期筹备这条航线时,仍然需要很多人做很多相关配套工作,这就推高了成本。
中国凭借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优势,在物流配送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要充分挖掘其巨大潜力,还需要持续地探索和实践。
推而广之,低空经济在真正地商业化之前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比如说续航问题比如成本问题、管制问题等,但大方向已然明确,在技术进步、政策加持的推动下,这条路迟早要跑通的。
结语:我们相信,随着应用场景陆续拓展,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将不可避免地来临,低空经济将又一次成功出圈,其中物流无人机的应用将拔得头筹,作为低空经济的关键载体,无人机正在重塑我们的物流系统,也正在重塑低空经济的前景。
关注“物流产品网”视频号
推荐企业
【声明】本文为物流产品网原创。物流产品网发布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及图片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更多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原创】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走出国门——中东篇
【原创】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走出国门——欧洲篇
【原创】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走出国门——非洲篇
【原创】中国滚装船投资方兴未艾
【原创】红海危机对我国航运物流发展的影响分析
【原创】2024,百度能否实现电商之梦?
【原创】菜鸟上市,能否走出阿里的围墙?
【原创】共配,能否让乡村物流走出困境?
【原创】中国新能源汽车2023年战事复盘
【原创】物流无人机前景分析
【原创】电商年终之战新方向
【原创】2024,智慧物流发展要点
【原创】港口无人集卡赛道分析
【原创】也论社会物流成本:误读与正解
【原创】小米造车启示
【原创】从进博会观物流发展新趋势
【原创】物流业如何写好“西部故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