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手卡脖子,无人机出口加强管制,难怪乌克兰来华求援
#记录我的2024#
文/战海
据环球时报7月31日报道,日前,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出台了无人机出口管制优化措施,加强了对红外成像设备、目标指示激光器等无人机部件的管制标准,还将一些高精度惯性测量设备列入了管制范围。
(中方加大无人机的管制范围)
从被管制的设备种类就可以看出,这次的管制主要就是为了避免相关无人机的部件被某些国家用于军事用途,体现了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展现出了大国的责任。
尽管西方国家有不少可以生产和制造无人机的企业,但在俄乌战场上,出现最多的民用无人机仍然是国产品牌。由于国产无人机在性能、飞控、抗干扰等性能上远超其他竞品,因此也备受俄乌战场士兵的喜爱。
(俄军使用民用无人机挂载炸弹执行打击)
但这些优秀的飞控和出色的性能,以及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本来是为了让普通用户在操纵无人机的时候获得更好的体验,而上面提到的被管制设备,也主要是为了加强无人机在执行一些电力巡线、山地运输、农药喷洒、巡林护林等任务时的性能才采用的。然而这些本来用于造福人类的设备,却在俄乌战场上成了夺命的大杀器,为此我方加强出口管制很有必要。
(此前名震战场的乌军“巴巴亚嘎”大型无人机,本质上还是国内无人机的模仿)
由于俄乌双方都在使用中国无人机参加作战,加强管制后,对谁影响更大呢?显然是乌克兰。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最开始是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整机对俄军发动打击,之后为了降低成本,西方只能采购中国无人机的部件,由乌方加工外壳、桨叶等,组装无人机来执行打击任务,其飞控软件也是基于中国无人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没有这类小型无人机,乌军在战场上劣势会更明显)
但无人机的电控系统、电机、各类探测器、摄像头等,都还得是中国货。如今这些设备出口限制后,自然会影响乌军在战场上对无人机的使用,中方这招可谓精准卡了西方的脖子。
乌方这边还有一个情况,前线士兵的武器消耗非常快,炮兵无法获得足够的炮弹,在和俄军进行对抗时,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往往处在劣势。这一情况从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到目前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为了持续对俄军形成威胁,不少前线的乌军士兵,主要依靠自杀无人机来杀伤俄军,但在中方开始管制这类物资后,未来乌克兰方面可能连自杀无人机都凑不够数了,客观上促进俄乌向和谈的方向靠拢,也难怪不久之前乌克兰外长亲自来华请求中方出手相助。
当然,俄军也在使用中国无人机对乌军发动打击,这些管制行动会对其产生同样的影响。但俄方目前使用民用无人机改造成自杀无人机的数量相对较少,其主要使用的还是如柳叶刀、见证者-136等大型无人机执行打击任务,因此中方的“卡脖子”对俄军目前影响不大。
(俄军柳叶刀无人机)
客观上看,俄乌冲突爆发后,用民用无人机改进而来的自杀无人机,在战场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双方将这类民用无人机的“魔改”,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中国此次的管制行动,试图将这个“魔盒”重新盖回去,对双方未来回到谈判桌前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这也从侧面印证出中国才是爱好和平的负责任大国,不像美西方那样对俄乌冲突持续拱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