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堵成狗?飞行汽车说,别急!
上下班通勤受够了堵车的苦?恨不得飞起来,直接越过这早晚高峰大型停车场?这痛点简直击中了上亿通勤族的心,低头一思考,那做民用飞行器创业岂不是很有前景?!
汽车行业发展了100多年,卷得没边儿了,那就开辟新赛道!
小鹏汽车也是这么想的,自2020年控股汇天后,连续几年都能看到他们的新作品。
2022年,小鹏汇天发布了飞行汽车,采用超跑风格设计,飞行系统(如机臂、旋翼)可完全折叠收纳至车体内,实现从地面行驶到空中飞行的无缝切换。
舱内配备可折叠方向盘、透明仪表盘,支持手动和自动两种驾驶模式,操作简便,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在飞行模式下,飞行系统展开后可实现垂直起降,适用于城市环境中的短途低空出行,帮助用户避开地面交通拥堵。
鹏汇天一体式飞行汽车
飞行汽车还真不是新鲜概念
早在1917年,首台飞行汽车Curtiss Autoplane便已问世。
采用三翼布局,机身类似汽车,搭载一台100马力的发动机。
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Curtiss Autoplane仅实现了短距离的“跳跃式”飞行,未能真正投入实用。
受制于技术、法规和成本等因素,飞行汽车始终未能大规模商业化。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上升,多国企业正加速研发,并逐步迈向市场化。
飞行汽车的4种类别
那飞行汽车都有哪些结构形式呢?
多旋翼垂直起降
上面的鹏汇天一体式飞行汽车是多旋翼垂直起降的代表,无需跑道,可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垂直起降,尤其适合堵车时“原地起飞”。
单次飞行续航时长有限,适合城市短途低空通勤,飞行速度相对较低。
TA可像普通汽车一样在地面行驶,支持高速行驶。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功能。地面行驶时为传统方向盘模式,飞行模式下方向盘可折叠并切换为飞行操控装置。
固定翼可折叠结构
能够在地面模式下折叠机翼,在飞行模式下展开机翼,但需跑道起降,不具备垂直起降能力,行速度快,适合中长途出行。
美国Terragugia Transition,估价28万美元(2018)
Transition配备可折叠机翼,驾驶者只需按下按钮,机翼可在30秒内展开或收起,实现从汽车模式到飞行模式的快速转换。
飞行模式下,巡航速度约16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约64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约3,000米。
地面行驶时,最高时速约105公里/小时。有趣的是,2017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收购Terrafugia公司,为Transition的研发和商业化提供了支持。越来越多国内厂商入局,十年后这个赛道也将迎来第一步卷了吧!
斯洛伐克Aeromobile 4.0,估价120~160万美元(2024)
AeroMobil 4.0 配备可折叠机翼,可在约3分钟内从汽车模式转换为飞行模式。
在飞行模式下,其最高速度约为36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约为750公里。
在地面模式下,最高速度约为16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约为100公里。
旋翼或倾转旋翼
旋翼在地面行驶时收起,飞行时展开。无法垂直起降,需要跑道辅助。较强的飞行能力,可支持中长途出行。
荷兰PAL-V Liberty,定价30~50万欧元(2024)
Liberty 配备可折叠旋翼和尾桨,在地面行驶时,这些部件可收纳至车顶和车尾,实现从驾驶模式到飞行模式的转换。
采用三轮布局,结合了汽车和摩托车的特点,提供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平衡。
在飞行模式下,最高速度约为 180 公里/小时,最大航程约为 400 至 500 公里,最大飞行高度约为 3,500 米。
在地面模式下,最高速度约为 160 公里/小时,0-100 公里/小时加速时间约为 9 秒。
斯洛法克Klein Vision Aircar,估价60~100美元(2022)
Aircar搭载宝马1.6L发动机,使用普通汽油作为燃料。从驾驶模式到飞行模式的转换时间约为3分钟。
在飞行模式下,最高速度约为 250 公里/小时,最大航程约为 1,000 公里。
在地面模式下,最高速度约为 160 公里/小时。
AirCar 已获得斯洛伐克运输管理局颁发的适航证书,完成了超过200次起降和70小时的飞行测试。
2024年,Klein Vision 与中国河北建新飞行汽车科技公司签署协议,授权其在特定地区制造和分销 AirCar。
倾转机翼结构
机翼可在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之间倾转。在地面模式下,可以将倾转部分收起或折叠。结合了固定翼和多旋翼的优点,兼顾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但结构复杂。
美国Bell Nexus,未进入市场
Nexus 采用六个倾转涵道风扇,实现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的转换。
最初设计为混合动力,后续版本 Nexus 4EX 转为全电动配置。
混合动力版本的最高巡航速度约为 240 公里/小时,航程可达 240 公里。
可搭载 4 至 5 名乘客,满足城市空中出租车的需求。
挑战于机遇
飞行汽车的未来前景毋庸置疑,但仍需突破多重挑战:
法规与路权:如何合法化低空飞行,协调空域与地面交通,仍是关键问题。
成本与普及:高昂的研发与生产成本,使飞行汽车目前主要定位于高端市场。
基础设施:从垂直起降场地到飞行网络,需要大规模建设和规划。
技术发展:提升续航、优化能源使用是实现普及的重要一步。
安全:在低空飞行时,一旦失控可能撞击地面车辆、行人或建筑。
号外号外,低空经济发展司于今天官宣啦!这也说明这个赛道的曙光来了!
低空司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融合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带动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和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为推进低空经济发展,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计划在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和重庆等城市开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试点工作,授权部分地方政府管理600米以下空域。
你觉得哪种结构形式更有前景?在什么场景中会最先普及?
关注Auto Guru,
一起聊有趣的品牌故事,聊传承的理念,
聊最酷最经典的车,碰撞最有意思的创意!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lqsaLYEzJXVdmmxPibOCK8dprxicIxicH35TyOM6wvgVCnZrTlVlSUJovia3DYeZ08tNabvCLFJ5TwbF6UDOia5au7g/640?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