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1|回复: 0

【政策解读】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政策解读:空域开放与监管升级的双重逻辑

[复制链接]

431

主题

472

帖子

1352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352
飞币
882
注册时间
2017-7-8
发表于 昨天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被视为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化元年”,政策推动与安全监管的协同成为核心矛盾。本文从空域开放、法规体系、技术国产化等维度解析政策动态。


    空域管理改革加速

      全国范围内低空空域分类管理全面铺开,深圳、海南等试点区域经验向其他省份推广,空域审批流程简化至“一站式”平台操作。

      国家推进“三区(管制、监视、报告)划设”,释放更多空域资源,预计2025年低空飞行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

    安全监管体系成型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全面落地,明确适航认证、飞行规则及数据安全标准,例如无人机需通过北斗导航和5G技术实现“全域监控+实时调度”。

      地方政府与民航标准冲突问题凸显,企业呼吁国家统一空域开放政策,例如苏州低空服务平台整合多源数据构建监管规则。

    技术国产化提速

      核心零部件(如电机、电池)国产化率突破80%,成本较2023年下降30%-40%,推动eVTOL商业化试运营。

      军工企业主导的反无人机技术(如激光武器、微波干扰系统)进入实战阶段,出口至中东市场验证效能。



       政策驱动下,低空经济从“概念验证”转向“价值创造”,但需平衡效率与安全矛盾,避免因空域冲突或技术瓶颈导致发展滞后。

【无人机反制系统交流群】(进群请加微信:Z18161815265  请备注)

★★★诚邀行业领域技术研究者进群学习讨论交流经验资源共享★★★

无人机反制设备厂家:知语云智能科技

咨询电话:029-8938157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