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5|回复: 0

等风来:他们已经提前站在飞行汽车风口上

[复制链接]

52

主题

787

帖子

1578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578
飞币
789
注册时间
2017-9-7
发表于 昨天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陈梦宇
编辑|孙 宇

日前,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智能交通实验室共同申请的“分体式飞行汽车”专利正式公开。同一时期,小鹏汇天全资子公司广州汇天飞行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也由5亿元增至6.5亿元,两者的大动作再次为飞行汽车产业添了把火。
  飞行汽车是指既可在地面行驶又可在空中飞行的陆空两栖车辆,包括面向大众化交通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汽车属于低空经济的一个环节,可将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有效整合,构建路空协同的立体交通体系。  2021年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被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举措表明国家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视,地方政府同样积极响应,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概念迅速炒热。  有政策作为后盾,产业发力明显更加坚定。在飞行汽车领域,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奇瑞控股、吉利控股、小鹏汽车等多家车企纷纷下场,一时间飞行汽车概念风光无两,似乎已进入商业普及的前夜。01技术创新,一体式向分体式演化  以奇瑞本次申请专利的飞行汽车为例,这款产品与广汽集团GOVY AirJet、吉利沃飞长空AE200、长安飞行汽车等一体式飞行汽车不同,它相当于将整体一分为三,座舱模块可与飞行模块(包括螺旋桨和机翼)、行驶模块两两结合,按需实现空中飞行和陆地行驶功能。
等风来:他们已经提前站在飞行汽车风口上w2.jpg
来源:奇瑞控股  同时,这款三体式复合翼飞行汽车摒弃了传统方向盘、油门等控制装置,支持无人驾驶模式下的飞行和行驶两种操作方式,降低驾驶难度。  这种分体式的思路和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如出一辙,同样是分体(陆行体与飞行体两部分)、同样可以自主飞行(但保留了操控装置)。这款分体式飞行汽车已亮相CES 2025,外观采用赛博机甲风格的设计,地面驾驶仅需C照。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汇天早期开发的也是一体式飞行汽车,如今却已将其归为“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很明显,一体式设计要同时满足车辆与飞行器双重标准,而分体式设计更易于商业化落地。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他们曾试图将汽车与飞机技术简单结合,但这种思路不仅导致汽车与飞机性能均不尽人意,还徒增成本,因此最终重新规划了飞行汽车开发路径。  在转为分体式路线后,小鹏汇天陆地航母自去年11月首飞以来,已收到近4000台订单。据悉,这款飞行汽车售价预计不超过200万元,计划于2026年交付。02从地上跑到天上飞,车企为何集中布局?  去年底,吉利沃飞长空首款自研eVTOL产品AE200批产构型亮相,并被工银金租签下120架AE200意向采购订单,预计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同期,广汽集团也发布全新飞行汽车品牌“高域/GOVY”首款产品AirJet,计划在2025年启动飞行汽车产品的适航认证;长安汽车则在今年初宣布,新一代飞行汽车预计将于2025年底完成试飞,更是提出5年砸200亿、10年砸1000亿的“烧钱计划”……

来源:沃飞长空  车企集中布局飞行汽车究竟意欲何为?首先是中央及地方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出现竞争性布局,基础设施得以顺利建设,如北京市计划到2027年开通3条以上低空航线,深圳市计划到2025年底建设1000个低空起降点,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福田口岸航线也迎来正式开航。  其次是飞行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复用程度高。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所言,智能汽车产业正进一步发展为聚合型智能产业,在路上是智能汽车,飞上去是飞行汽车、低空产业,立起来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  有分析指出,飞行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与新能源汽车的复用率高达70%-80%,在三电系统外,智能化、自动驾驶与高精导航等技术同样可以复用,“技术同源”指向降本增效。  在市场需求方面,飞行汽车可以大大缩短通勤时间,减缓交通拥堵,如深圳至珠海eVTOL航线将3小时车程缩短至20分钟。另外,飞行汽车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以及旅游观光等领域也有很大潜力,均是车企破“卷”的新思路。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将达到3.5万亿元。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9万亿美元,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2.1万亿美元。  参考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先发先至的优势,如今大批车企入局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赛道也颇有抢占市场先机的意味,什么时候风口来不确定,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提前站在万亿蓝海中等风来,成为时下不少车企的选择。03前景广阔,但何时能普惠大众?  乐观的答案是2030年,悲观一点可能要到2050年。  去年底,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报告预计,未来两到三年,中国主要大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和地面飞行服务设施基本建成,飞行汽车(eVTOL)大批量商业化,市场价格从千万元级别逐渐降低。到2030年四、五座飞行汽车有望保持在两三百万元价格区间,可能有10万架飞行汽车进入家庭或成为空中的士。  而按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飞行汽车发展白皮书1.0》预测,2025年我国飞行汽车迈入商业化启航1.0阶段,2035年智能eVTOL将成为低空交通出行的主要运载工具,最终陆空两栖飞行汽车实现大众化应用将在2050年左右,这对普罗大众而言还是很遥远的,大概是一代人的时间。  低空飞行引出行变革,普及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飞行汽车动力研究中心主任张扬军表示,作为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一环,飞行汽车在未来将主导低空经济的发展,但目前飞行汽车仍处于商业化运行的早期阶段,在政策、规则、市场和技术等领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令人期待的是,一旦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实现深度融合,届时构建出的三维立体智慧交通体系,或将从根本上解决如今的交通拥堵与空间移动效率问题,这将是一次生产力的飞跃。
监制:孙宇        审核:郭涛

                                                                 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