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真飞起来了!300万一辆已预定3300台,未来能像打滴滴一样叫“飞的”?
据外媒报道,马斯克投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垂直起降,无外露螺旋桨,水平飞行可达177公里!217万元一辆,已有3300个订单。一、科幻成真:全球首辆“能跑能飞”的汽车诞生
“堵车时直接起飞”这个曾经只存在于《回到未来》《第五元素》等科幻片的场景,如今真的被造出来了!
最近,由马斯克参与投资的美国公司Alef Aeronautics放出一段炸裂视频:他们的Model A飞行汽车在封闭道路上完成垂直起飞、空中悬停、绕开障碍物后平稳降落,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就像一只灵活的机械蜻蜓。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辆车的CEO吉姆・杜霍夫尼竟然亲自上阵试飞。视频里他像开普通汽车一样驶入测试路段,按下按钮后车轮自动收起,车身两侧的八个螺旋桨瞬间启动,带着2吨重的车身稳稳升到10米高空。
完成测试后,车辆又变回普通模式开走,整个过程比变形金刚还酷!
二、十年逆袭:从车库创业到颠覆交通
这家公司的故事比电影还励志。
2013年,四个航空航天专业的“技术宅”在加州一个车库里捣鼓飞行汽车模型时,根本没人相信他们能成功。
当时连马斯克都公开吐槽:“飞行汽车要么太吵,要么续航太差,就是个愚蠢的想法。”
但创始人吉姆・杜霍夫尼偏不信邪。他们2017年拿着木头和3D打印零件拼出的初代原型,找到特斯拉早期投资人蒂姆・德雷珀。
没想到这位投资大佬当场拍板:“这玩意儿要是能飞起来,我投300万美元!”
拿到这笔救命钱后,团队开始玩命研发,甚至把飞机矢量推进技术装进汽车底盘。
2022年Model A原型车首次亮相时,直接打破了三个行业纪录:
1. 首辆通过美国FAA航空认证的飞行汽车
2. 全球首个不依赖跑道、能在普通道路垂直起飞的量产车型
3. 续航碾压同行:地面跑322公里+空中飞177公里(相当于北京到济南的距离)
三、技术黑科技大揭秘:汽车如何变身飞机?
这辆“变形金刚”藏着哪些黑科技?我们扒出了核心亮点:
1.折叠螺旋桨系统
平时开车时,藏在车门里的8个螺旋桨完全看不见。
一旦启动飞行模式,碳纤维桨叶像雨伞骨架般展开,30秒内就能完成变形。
这个设计还拿了航空专利——既保证飞行稳定性,又不会在马路上“张牙舞爪”吓到路人。
2.航空级安全配置
虽然看起来像放大版无人机,但内部配置堪比客机:
• 三重备用电源系统(断电也能紧急降落)
• 雷达+摄像头360度避障(能识别电线杆、飞鸟等障碍物)
• 整机95%零件来自波音/空客供应商(起落架用的就是空客A320同款材质)
3.超跑级颜值
请来设计过布加迪Chiron的瑞典大神Hirash Razaghi操刀,车顶是全透明穹顶,飞行时就像坐在玻璃泡泡里看风景。地面模式车宽只有2.1米,比劳斯莱斯幻影还窄,普通车位就能停。
不过也有槽点:目前公布的视频都是在封闭路段测试,真实城市环境里如何应对狂风、暴雨等极端天气?
电池容量至今保密,有工程师推算可能需要200度电(相当于3辆特斯拉的电池),充电时间可能长达5小时。
四、谁在抢购300万一辆的“空中超跑”?
虽然定价30万美元(约217万人民币)比保时捷911还贵,但全球已有3300位土豪抢先下单。
预定规则也很“套路”:
• 交150美元定金:排队等2025年量产
• 加价10倍交1500美元:进VIP通道提前提车
• 中国买家占比超30%(官网支持支付宝付款)
业内人士分析,首批买家主要是三类人:
1. 硅谷科技新贵(把飞行汽车当最新玩具)
2. 中东石油富豪(沙漠里建私人停机坪)
3. 中国跨境电商大佬(已有深圳老板组团订购10台)
更让人期待的是平民款Model Z——2035年上市,价格直接砍到3.5万美元(25万人民币)。公司透露这款车将取消豪华内饰,但保留核心飞行功能,目标让普通家庭也能“飞着去上班”。
五、中美空中大战:小鹏、广汽悄悄憋大招
飞行汽车赛道早已硝烟弥漫:
• 小鹏旅航者X2:今年在广州试飞成功,最大载重200公斤
• 广汽GOVE:首创“汽车+无人机”分体设计,车顶带可拆卸飞行器
• 美国Archer:获美联航采购200架,计划2025年开通“空中出租车”线路
• 德国Lilium:7座商务版已接欧洲航空订单
中国最新发布的《飞行汽车白皮书》更曝出猛料:
• 2025年:北上广深试点“空中巴士”线路
• 2035年:飞行汽车保险费率将比现在降低80%
• 2050年:全国建10万座“空中充电塔”(带停机坪的超级充电站)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飞的”车队。
到时候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早高峰时,无人机交警在空中指挥交通,上班族用手机APP叫“飞的”,价格和专车差不多,但通勤时间缩短70%。
六、空中交规难题:撞车了算交通事故还是空难?
虽然前景美好,但现实问题也不少:
1. 空中交通管制:现在民航客机飞行高度在6000米以上,但飞行汽车通常在300米以下活动,这个空域如何管理?
2. 事故责任认定:如果两辆飞行汽车在空中剐蹭,该由交警还是民航局处理?
3. 噪音污染:测试显示Model A起飞时噪音达85分贝,相当于柴油卡车经过,密集起飞会不会变“空中菜市场”?
专家建议未来可能实行“空中限行”:
• 工作日单双号限飞
• 设立“禁飞区”(学校、医院上空禁止飞行)
• 飞行必须报备航线(像现在打滴滴选路线)
七、普通人什么时候能开上飞行汽车?
按目前进展推测:
• 2025-2030年:富豪玩具阶段(价格百万级,需考取飞行驾照)
• 2030-2040年:商务应用阶段(空中快递、急救医疗等领域)
• 2040年后:大众普及阶段(自动飞行系统成熟,价格降至20万以内)
有趣的是,Alef公司正在开发“空中自动驾驶”系统。未来可能实现这样的场景:你坐进车里说“去公司”,车辆自动规划路线——前5公里地面行驶,遇到堵车立即升空,到达目的地后自动泊入楼顶停机坪。
想象一下,当飞行汽车普及后,房地产广告可能要改成:“地铁房+空中走廊房,双交通稀缺资源!”
而驾校的广告语恐怕是:“包教包会,30天拿飞行驾照,学不会免费重修!”
这场持续百年的飞行汽车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或许我们的孩子将来学车时,教练第一句话会是:
“先系好安全带,记住油门别踩太猛——除非你想直接上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