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个早高峰,乌克兰基辅街头的行人躲避俄军无人机的慌乱场面。
当天,伊朗制造的“见证者136”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了基辅中心火车站和某些供电设施,基辅市中心曾传出了多次爆炸声。
这个“见证者136”无人机携带着一个50公斤重的战斗部,毁伤力可是不小。
伊朗“见证者”-136无人机
还有下图这位乌克兰飞行员。当他驾驶米格-29在文尼察地区上空与俄罗斯无人机群进行英勇的狗斗时,被一架“天竺葵”无人机突然从侧翼袭击,结果来不及躲避而被不幸击落。好在该飞行员成功弹射跳伞,虽然受了伤,但并不致命。
这种无人机干掉有人机的事故,也堪称人世罕见了。
而这个“天竺葵”无人机,同样也被认为是伊朗援助给俄罗斯的一大利器。
伊朗和俄罗斯,这两国的关系一直都不错。
毕竟,论身处的国际环境,伊朗和俄罗斯算的上是感同身受——作为能源出口大国,它们都长期遭到西方世界金融和能源制裁;在叙利亚战场上,他们更属于站在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帮助叙利亚政府军收复了叙90%的国土,保住了巴沙尔政权。
两国在叙利亚并肩作战
只是,照说论工业能力,伊朗跟俄罗斯还是差得远,俄熊再不济,似乎也不至于比不上伊朗吧。
而事实上,有些方面俄罗斯做的,确实不如伊朗。
比如,数字电路技术。
从苏联时代开始,他们在这方面的发展就不太给力。
原本,苏联人靠着优秀的智力资源,在模拟电路的研发和应用领域一直搞得相当“哈拉少”。
这个时候的苏联,还能依靠数学优势,用系统工程的手法弥补基础科学的不足,拿电子管电路实现芯片的功能。虽然显得笨重,但某些性能甚至还超过了集成电路。
米格-25那种傻大黑粗的雷达,就是是苏联工业的一个缩影
然而,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苏联/俄罗斯人在技术取舍方面,还坚持着“模拟电路”,结果错过了数字化转型的机会。
等他们想明白的时候,情况已经很尴尬了。
“模拟电路”装置非常粗笨,效率低,并不适合搭配飞行器,特别是用在讲究灵活性和精准性的无人机的上面。
无人机虽然身价不算昂贵,但对数字化技术的需求非常高。可俄罗斯恰恰就在这方面跟时代严重脱节,非常力不从心。
于是人们看到,在俄乌战争的早期,俄罗斯因为缺少靠谱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曾连续吃过大亏。
那段时期,乌克兰方面曾频频出动无人机,对俄军发起精确打击。比如,在击沉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的过程中,乌军就使用了两架土耳其生产的TB-2无人机去承担侦察和诱饵的双重作用。
TB-2无人机虽然是土耳其自产的,但零部件大多数来自于西方
当时,“莫斯科”号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了TB-2无人机身上。他们不知道,TB-2早已发回了“莫斯科”号的精确定位。紧随其后的则是乌克兰发射的两枚“海王星”反舰导弹,呼啸间一举击沉了“莫斯科”号。
2022年4月13日,俄黑海舰队“莫斯科”号巡洋舰被击中起火后沉没
如此惨烈的教训,令俄熊不得不放下了大国的面子,拿着礼物跑去找了伊朗(外界普遍认为,因为俄罗斯和伊朗都受了金融制裁,不能随意使用美元结算,他们的“合作”可能是以物易物的形式进行的,比如用苏-35去跟伊朗换136无人机等等)。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俄罗斯和伊朗原本就是个抱团取暖的伙伴。
于是,刷上了俄语的伊朗系无人机开始频频现身乌克兰境内,虽然论精度和高技术的运用可能不比土耳其或者咱们中国的,但搁不住它便宜且量大,造成的破坏和引发的恐慌还是挺厉害得。
疑似俄军使用伊朗无人机的画面
乌克兰警察试图用步枪击落无人机。但这样的操作,流弹乱飞打到自己人的概率其实也小不
价格方面,伊朗产的无人机单价成本不超过5万美元。如果乌军出动米格-29战斗机去拦截,每发R-27空空导弹价值20万美元,每发R-77空空导弹则为100万美元。
比如前面说的那个被无人机击中坠毁的米格-29,它就是在一次拦截行动中,为了节约导弹,飞行员被命令直接使用航炮去打无人机。
结果在对付第五架的时候,米格竟然被对方击中,残片还卷入了发动机。
最终,飞行员不得不放弃米格-29,弹射跳伞。
要知道,一架米格-29单价可是4000万美元,五架伊朗无人机也就25万左右。这个性价比,对俄军来说,可是稳赚。
涂装着乌克兰国旗的米格-29,这是一款还不错的四代机
那么,如果不用战斗机拦截,拿防空导弹去打,同样很尴尬的——一枚S-300防空导弹大约得20万美元。通常,为了确保拦截成功,每个目标要发射两枚拦截弹,这就是40万美元。
进行电磁干扰的话,难免会影响到己方设施,还很难精确检测到对方频率,效果并不好。
可你如果舍不得导弹,不做拦截的话,代价同样是巨大的——无人机袭击的都是你的变电站、弹药库、指挥所、装甲车这些高价值目标。
这样一来,面对俄军便宜且量大的无人机,乌克兰拦截了是亏,不拦截更是血亏。
面对这样的“机群”,要进行拦截,代价是很高的
现实就是如此魔幻,伊朗靠着独立自主的无人机技术,隔空狠狠地恶心了西方世界一把。
<hr>近40多年来,伊朗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制裁和封锁状态之中,还能通过自力更生,成为除以色列外,中东地区少有的拥有一套较为健全的军工体系的国家,确实令人佩服。
也门胡塞武装展出的大型无人机,被普遍认为是采用了伊朗技术和配件援助
伊朗是中东地区除以色列外,非常罕见的掌握了自主导弹研发能力的国家
实际上,无人机在伊朗的研发和使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的巴列维王朝后期。
这时候,伊朗和美国走得非常近,在军购方面,总能拿到一些很时髦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美式无人机,但全都属于靶机。
伊斯兰革命后,两国开始敌对。持续恶化的外部环境让伊朗人很快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决定尽可能的自产武器,不再受制于人。
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开始利用无人机为火炮进行校射和打击效果侦察。
由于没有进口渠道,他们干脆就把航模飞机上挂个日本佳能照相机,遥控至了前线。
尽管这类“山寨无人机”拍出的照片不是很清晰,但仍旧给了前线炮兵很大帮助。于是,伊朗下定决心,加大无人机的研制力度。
随即,伊朗成立了“圣战自给自足委员会”,并将无人机研制工作摆在了重要地位。
在巴列维时期美国援助的贝尔直升机组装车间里,伊朗人开始尝试无人机生产。
1985年,伊朗武装力量公开了第一款实用性的无人机——“迁徙者-1”(Mohajer-1)。它是一种双尾撑构型的小型无人机,重50公斤,在机头下部配备有一台照相机,该机采用火箭弹射起飞和伞降回收,实用性还不错。
“迁徙者-1”
伊朗的政权形式虽然是政教合一,但却非常重视科研活动,其境内的理工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水平都不算低。
1990年,伊朗建立伊朗航空航天大学,并在各个大学中开设了无人机相关专业,还极尽所能地派出留学生,去海外吸收先进经验。
同时,伊朗的特工人员,也在用各种很巧妙的手段,获得了不少宝贵资源和情报信息。
伊朗自杀无人机,巡飞弹发射画面
然而,最令人意外的是,伊朗无人机相关的很多技术,都是西方人主动“送上门”来的。
几十年来,被伊朗俘获和击落的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无人机,数不胜数。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伊朗的理工人才和科研能力还不错,因而他们搞起逆向工程来,效果还是相当显著的。
比如,2011年9月17日,伊朗军方展示了“沙赫德-129”无人机。伊朗宣称,这架无人机拥有24小时不间断飞行能力,装备着伊朗国产导弹,能够发射导弹远程攻击。
而“沙赫德-129”的原型,则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以色列“赫尔墨斯”450型无人机。
三年前,恰巧有一架英国从以色列进口的“赫尔墨斯”450型无人机在一次对伊朗的秘密侦察任务时,离奇失踪。
类似的还有美国的RQ-170“哨兵”无人机,也是根本都没来得及启动爆炸自毁装置,就完整地被伊朗缴获,拆开研究了个遍,并成功给仿制了。
伊朗仿制的RQ-170
2013年5月9日,伊朗对外公开了自产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史诗”型无人机。
它被普遍认为模仿了以色列的“苍鹭”和美国的MQ-9死神(绰号是捕食者)。
2018年,伊朗直接成功“缴获”一架完整美军MQ-9“死神”无人机。
当年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伊朗官方展示了这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
2019年,伊朗击落了一架号称世界最先进的美军全球鹰无人机。
全球鹰长这样
据分析,伊朗人之所以能在一些时候成功“缴获”完整的西方无人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拥有着非常厉害的“程序员”——通过给对方的无人机输入干扰程序,让其误认为已经回到了基地,可以自行降落了。
而即便是被击落并启动了爆炸自毁装置的无人机,很多时候,也不见得就能炸得那么干净。
靠着这些残骸,伊朗人依旧能从蒙皮、空气动力学这些外形构造开始,深扒到內部的发动机和选材,弹舱、传感器、机载雷达,飞机应答器(敌我识别),以及残存的芯片数据等等,统统给它捋上一遍,拿到相当厉害的技术参数。
伊朗的无人机家族
可以说,伊朗的无人机技术,除了它本身自带的研发基础,更多的,就是被西方“打”出来的。
不得不承认,这种在不断挨打中取得进步的国家,真是铁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