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7|回复: 0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250

帖子

686

积分

高级飞友

Rank: 4

积分
686
飞币
427
注册时间
2017-7-10
发表于 2023-3-9 17: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w2.jpg

近日,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期刊连续发表了题为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continuous capture with three-column periodic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1]和“Analysis and optimal design of batch and two-column continuous chromatographic frontal processes for monoclonal antibody purification”[2]的两篇论文。第一作者为史策,来自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林东强教授课题组。论文的英文全文可通过如下链接获得:

https://doi.org/10.1002/bit.27689

https://doi.org/10.1002/bit.27763

1. 研究背景
单克隆抗体是最重要的生物技术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批次生产方式投资大,风险高,能耗、物耗和废液量大,难以适应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工艺,实现连续化生物制造,是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效率,促进设备和车间小型化,减少废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目前上游的灌流培养(或连续流)技术已经得到突破,连续生物制造的关键难点在于下游分离过程,尤其是层析。由于连续流层析模式复杂,参数较多,相互交联,过程优化难度大。针对连续流层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浙江大学林东强教授课题组引入机理模型,构建模型辅助的连续流层析过程设计新方法,提高过程开发效率,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以下将针对抗体捕获和精制过程的连续流层析技术,分别介绍模型辅助的连续流层析过程设计新方法。

2.  连续抗体捕获
对于抗体捕获,蛋白A亲和层析是行业“金标准”,但传统的单柱批次层析技术存在局限性。常规层析通常采取低穿透点终止上样,如图1a,此时介质利用率较低,一般为50~60%,这对于昂贵的蛋白A亲和介质,是极大的损失。为提高介质利用率,将单柱批次处理方式转变为多柱串联的连续上样模式,前柱穿透的蛋白被后柱所捕获,从而可以在较高的穿透点终止上样,如图1b,显著提高介质利用率。同时通过多柱交替切换,实现连续蛋白捕获,提高过程工艺效率。基于上述原理,已推出不同操作模式的连续流层析系统,包括双柱连续流层析CaptureSMB(ChromaCon公司)、三柱/四柱3C-PCC和4C-PCC(Cytiva公司)、3-16柱BioSMB(Sartorius公司)以及4-8柱SMCC(Novasep公司)。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w3.jpg

图1. 连续捕获层析中双柱串联上样增加介质利用率

两柱CaptureSMB和三柱3C-PCC连续流层析的具体过程见图2。不同模式各有优缺点,存在不同的限制因素,综合比较需要系统评估。此外,连续流层析的操作参数和影响因素显著增多,且参数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增加了过程优化的难度,常规的实验优化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目的。利用层析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可以系统评价关键参数对连续捕获的影响,有助于连续流层析过程的理性设计。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w4.jpg

图2. CaptureSMB和3C-PCC过程示意图[3]

针对抗体亲和捕获,林东强教授课题组构建了层析机理模型,对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穿透曲线进行表征和预测,并结合连续流层析的过程模型,构建过程设计和性能指标评价方法,系统分析不同操作参数对过程产率和介质利用率的交互影响,从而实现过程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过程产率随关键操作参数变化趋势复杂,呈现阶段性的变化特征,且不同连续捕获模式表现出不同规律,需要不同的优化策略[4-6]。经模型辅助优化,MabSelect SuRe介质的CaputreSMB最大过程产率达33.3 g/L/h,介质利用率为94.3%[4];MabSelect SuRe LX介质的3C-PCC最大过程产率达34.5 g/L/h,介质利用率为97.6%,较传统的批次层析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模型辅助连续流层析过程优化的基本策略,并在不同案例中得到应用,有助于单抗类药物连续捕获的工艺开发。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w5.jpg

图3. 3C-PCC模型辅助过程设计示意图[1]

3.  连续精制层析
在抗体下游分离中,精制层析包括吸附-洗脱模式和流穿模式。对于流穿模式,迎头层析可以利用料液中自身组分进行置换,通过强吸附组分推动弱吸附组分移动,实现有效分离。迎头层析具有处理量大的优势,但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规单柱批次操作模式,在上样和冲洗过程中杂质容易流穿至产品池中,影响产品纯度,存在纯度、收率和过程产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trade-off)。新型的双柱连续迎头层析模式Flow2,采用双柱串联上样、连接清洗以及在线稀释,降低杂质流穿风险,提高了目标组分收率,较单柱迎头层析具有更好的过程表现和操作空间。图4为单柱迎头层析和Flow2过程比较示意图。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w6.jpg

图4. 单柱迎头层析和Flow2过程示意图[2]

由于迎头层析相比于亲和层析过程参数更多,过程工艺优化更为复杂。林东强教授课题组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Morbidelli教授课题组合作,针对双柱连续迎头层析Flow2开展过程建模和优化研究,以单抗单体和聚集体分离为目标,在设定纯度要求下,改善过程产率和收率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结合集总动力学模型、DLVO理论和Flow2过程模型,建立了基于过程认知的Design Procedure方法,对Flow2过程性能进行合理表征,实现多参数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Flow2相比于单柱迎头层析具有明显优势,在较低上样流速下过程产率为单柱迎头层析的3倍;Flow2可在较高盐浓度下实现更高的过程产率和收率,当收率为99%时,Flow2过程产率可以达到130 g/L/h以上,较单柱迎头层析提高36.5%[2]。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Flow2过程鲁棒性更高。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w7.jpg

图5. Flow2模型辅助过程设计示意图[2]

4.  结语
对于复杂的连续流层析,常规的实验优化方法存在以下局限性:(1)连续流层析一般需要运行3个循环以上到达稳态,比批次工艺耗费时间更长,物料消耗量大;(2)过程复杂,参数众多,若要对多个因素进行交互影响分析,需要进行大量实验优化;(3)通过实验仅仅能得到离散的几个“实验点”的结果,无法得到完整的变化规律,难以实现总体性的优化。采用模型工具,可以通过有限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模型参数,从而获得任意条件下的连续流层析性能,系统分析不同操作参数影响,实现关键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提高过程效率,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促进连续流层析的理性设计。图6是模型辅助连续流层析过程开发示意图。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w8.jpg

图6. 模型辅助连续流层析过程开发示意图[3]

为了方便模型辅助方法的使用和推广,林东强教授课题组开发了连续流层析过程设计集成软件包PSCC,该软件已在国内多家生物制药公司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示意图见图7。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w9.jpg

图7. 集成软件辅助连续流层析过程开发

连续化、数字化、智能化是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其中数字化是关键的中间纽带,既是连续化生产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智能化制造的前提条件。引入机理模型,加强过程的系统认知;结合人工智能,提高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将有力促进抗体药物连续工艺的工业化实现。

作者简介
史策,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具备生物分离、过程模拟和优化、人工智能应用等基础和技能。目前基于课题组研究方向,主要开展连续流层析过程建模、生物制造过程模型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研究。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w10.jpg

林东强,浙江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制药工程和生物过程工程研究。近期研究重点为连续生物制造、计算机辅助过程设计,以及工业4.0和数字孪生新技术及其应用。个人网页:https://person.zju.edu.cn/0098032

数字时代:模型工具助力抗体连续过程开发w11.jpg

参考文献
1.  Ce Shi, Qi-Lei Zhang, Biao Jiao, Xu-Jun Chen, Ran Chen, Wei Gong, Shan-Jing Yao, Dong-Qiang Lin.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continuous capture with three-column periodic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Biotechnol. Bioeng.,2021. https://doi.org/10.1002/bit.27689

2.  Ce Shi, Sebastian Vogg, Dong-Qiang Lin, Mattia Sponchioni, Massimo Morbidelli. Analysis and optimal design of batch and two-column continuous chromatographic frontal processes for monoclonal antibody purification. Biotechnol. Bioeng., 2021. https://doi.org/10.1002/bit.27763

3.  Dong-Qiang Lin, Qi-Lei Zhang, Shan-Jing Yao. Model-assisted approaches for continuous chromatography: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J. Chromatogr. A, 1637:461855, 2021. https://doi.org/10.1016/j.chroma.2020.461855

4. Ce Shi, Zong-Ye Gao, Qi-Lei Zhang, Shan-Jing Yao, Nigel K.H. Slater, Dong-Qiang Lin. Model-based process development of continuous chromatography for antibody capture: a case study with twin-column system. J. Chromatogr. A, 1619: 460936,2020. https://doi.org/10.1016/j.chroma.2020.460936

5. Yan-Na Sun, Ce Shi, Qi-Lei Zhang, Shan-Jing Yao, Nigel K.H. Slater, Dong-Qiang Lin. Model-based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win-column continuous capture processes with Protein A affinity resin. J. Chromatogr. A, 1625:461300, 2020. https://doi.org/10.1016/j.chroma.2020.461300

6.   荆淑莹,史策,姚善泾,林东强. 连续流层析及用于抗体分离的新进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35(1):1-12,20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9015.2021.01.001

中文作者 | 史策 林东强

中文审阅 | 王守业 陶维红

编辑 | 商建宇



关于华人抗体协会  华人抗体协会是一个非营利、非政府的公益性组织,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球性华人抗体专业组织。协会侧重关注治疗性抗体,并致力于创建一个全球性平台,以促进在治疗性抗体研发,生产以及商业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华人抗体协会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同行评审英文专业期刊: Antibody Therapeutics。
华人抗体协会网站:https://www.chineseantibody.org
华人抗体协会旗下期刊Antibody Therapeutics网站:https://academic.oup.com/abt
华人抗体协会与长期合作伙伴抗体协会(The Antibody Society),共同上线了全球新冠抗体药物数据库,实时追踪更新全球新冠抗体研发进展,详情请访问:https://chineseantibody.org/covid-19-track

欢迎关注我们:

LinkedIn: Chinese Antibody Society

Twitter:@ChineseAntibody

[img=100%,auto]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o4cyHfZscz62qtBGJwrzz06tbjF4ckx2jo6lCokibfibelicmBG0WfGagDn3M0DJv8Xey27KFxCtvhDgSAIMakEQ/640?wx_fmt=jpeg[/img]

华人抗体协会

全球华人抗体交流合作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华人抗体协会

免责声明:华人抗体微信公众号所载的文/图等稿件部分转载/复制于网络。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协会观点。保留转载文章的出处及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协会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协会转载的文章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协会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协会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采取相应删除措施。

欢迎抗体相关专业人士扫描

二维码加入协会微信交流群
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