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6|回复: 0

让无人机成为未来战场的主角——记空军航空兵某团无人机大队大队长李阳

[复制链接]

342

主题

388

帖子

1080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080
飞币
683
注册时间
2017-7-10
发表于 2023-8-10 08: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无人机成为未来战场的主角——记空军航空兵某团无人机大队大队长李阳-1.jpg


盛夏时节,东南某海域,多型战机组成编队贴着海面飞行,朝向重要目标低空突袭。与此同时,一架无人机正翱翔云端,俯瞰海空态势。

千里之外,空军航空兵某团无人机大队大队长李阳坐镇方舱内,指挥各席位远程精确操控着无人机。他密切锁定跟踪目标,果断发出一连串指令。

一枚枚精确制导导弹从飞机离梁发射,突破“敌方”层层防护圈,直扑目标,海面上浪花四起、火光冲天。

“战前不间断侦察、行动中实时引导、打后效果评估……作为新质力量,无人机正在重新定义战场。”身为全军首支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的一员,李阳非常清楚自己担负的使命和责任。

“我们是天空之眼,是尖刀利刃,是探路先锋。”这名90后无人机飞行员说。

李阳所在的部队位于黄沙漫卷的大漠边关,是快递都不包邮的地方。“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李阳很喜欢这句话,他和战友坚信在这片大漠戈壁,曾经种出“蘑菇弹”,也能飞出一片“新天地”。

那一年,年轻的李阳首次参加军兵种联合演练,手拿厚厚一沓行动方案,他找了又找,才发现他们的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配合蓝军先期侦察。

满怀期待而来,却坐了“冷板凳”,李阳深切感受到无人作战力量的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让别人认可自己,首先要用实力证明自己。

第一天,演练还未开始,李阳操控一架无人机在红方上空盘旋。红方虽然发现了,但并未引起重视。

然而令众人始料未及的是,得益于无人机的侦察监视,红方的兵力布势被摸透。凭借这份重要情报,蓝方大获全胜。

短暂的亮相,却惊艳了众人。兄弟单位战友感叹:“无人机不可小看!”归建途中,李阳和同事分享自己对未来战争画面的“狂想”:无人机会是瞰制战场的天眼,是信息传输的节点,是穿透打击的撒手锏,是各军种信息火力的倍增器……

如今,几年后回望,当时的“狂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他们与有人机、地导、雷达、远火等力量协同训练,“察”的边界在拓展,“打”的能力在练强,无人机成了体系战场上的“香饽饽”。

有一年,在一场多机型合同战术训练中,承担侦察任务的李阳,配合一架歼轰机对目标实施打击。数枚火箭弹从歼轰机机腹下倾泻而出,可目标并未被完全消灭。

正当众人觉得遗憾时,没想到上级却命令无人机立即补充打击。临危受命,李阳操控无人机迅速掉转航向,建立攻击航线,发射导弹精准“补刀”,将目标彻底摧毁。

2022年,李阳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坐在党的二十大会场聆听习主席所作的报告,李阳心潮澎湃。

“我们是无人机种子部队,我愿意当一枚火种,去点燃新质战斗力的熊熊火焰。”李阳带领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这个一流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尖刀团队,“大家都有一种被逼着跑起来的‘推背感’。转进时间再快点、人才成长再快点、战斗力提升再快点……”

那一年,李阳奉命执行某项精确打击试验任务,地形和气象影响对飞机和弹药性能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打得精准,他对地形地貌做了深入研究,不但查阅了相关资料,还深入一线进行靶场勘测,完善数据信息,制订相应战术战法。

任务当天,李阳与任务组成员密切配合,操控无人机挂弹起飞,穿过山谷朝着目的地隐匿进逼。随后,无人机变换阵位、锁定目标,抓住转瞬即逝的窗口时间,在地面引导下发射导弹精准毁瘫目标。

打击完成后,李阳再次和战友深入靶场,在关键点位逐一记录目标特征、标定航路点等信息,把一手的训练资料带回驻地,为之后执行此类任务敲定出了多个行动细节,对战术战法进行了优化。

这次任务,他们创造了在高空临界值发射导弹、地照小目标精准打击两项纪录,验证了该型无人机在某复杂地域打击高价值目标的实战能力。

近年来,李阳积极参与建立团军事理论研究库,创办无人机作战理论刊物,研究世界先进作战理论,并参与装备研究小组,与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部门探讨故障成因,合力推动装备改进。前不久,他们还对相关软件进行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了无人机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战斗在新领域,每一步都在填补空白。”李阳并不满足已经创造的“多个首次”,“我们要打破条条框框,敢想敢干,闯出一片天地来!”

一次联合演习,李阳伴随掩护地面特战队员实施拔点行动,眼睁睁看着他们接收信息延迟,功败垂成。

事后复盘,原来侦察情报传回指挥所,再通报前方特战队员,兜了一个大圈,不仅传输链条拉长了,而且也容易造成信息的损失和误解。一名特战队员对李阳说:“要是我们能实时看到你们看到的就好了。”

这句话回荡在李阳的脑海里,“为什么不想办法实现无人机与一线班排的信息通联呢?”

跟踪了解发现,原来这项工作涉及两个军种,需要协同工作。“没人做,我们做!”李阳向团党委汇报了想法,得到支持后,又联络陆军相关单位和工厂,大家携手推进,打破信息壁垒。

不久后,该通联功能得到开发运用,某型无人机空中侦察画面,可实时回传地面特战队员。特战队员不仅能呼唤打击,而且“长上了一双天眼”,可以跳出二维看战场。

随着新质作战力量的快速发展,李阳带队飞海疆、赴大漠、上高原,与多军兵种、多型武器展开体系合练,丰富了作战样式,拓宽了作战平台。

在反复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李阳展开了另一番“狂想”:未来,天空将会飞翔着多型无人战机,地面驰骋着无人战车,海面遨游着无人舰船……越来越多的作战力量汇入无人作战“蓝海”,“未来战场将实现全面无人化,而我们操控的无人机,将会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张博 通讯员 刘书 周叶青
责任编辑:王素洁,王林,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