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0|回复: 0

新材料|eVTOL飞入现实,看好相关材料和零部件

[复制链接]

45

主题

800

帖子

1592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592
飞币
783
注册时间
2017-8-23
发表于 2024-7-5 18: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李超  陈旺

低空经济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eVTOL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行业内最为新兴的、最为重要的载体,预计将会成为增长最快的部分。随着政策端以及适航认证持续的推进,我们预计2025年将会迎来首批商业化落地的eVTOL项目,2026年行业有望开启高速增长。eVTOL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供应领域与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紧密联系,将直接受益于行业发展。关注基本面向好与低空经济主题概念共振的非晶电机、碳纤维结构件、电池等核心材料及零部件标的。

▍eVTOL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25年有望实现商业化落地。

eVTOL行业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如今已初具规模,全球目前已有900+的概念机型,行业累计融资规模已达110亿美元以上,已收到超过1.5万架的订单。对比海内外发展,我国整机厂在进展上与海外处于同一梯队,但在融资端与海外同行存在差异。我们预计2025年有望迎来eVTOL的商业化运营,而2026年将会迎来行业的高速发展阶段。我们认为多旋翼类eVTOL有望率先投入市场,复合翼、矢量推进型eVTOL会稍晚落地,但会凭借其航程、航速优势适用于更多场景。

▍适航取证是当前行业的主要壁垒,我国已有两款eVTOL取得型号合格证(TC)。

eVTOL取得TC的周期通常大约为3-5年,目前全球主流制造商处于取证适航阶段。全球范围内我国厂商取证进展较快,亿航智能的EH216-S已于2024年4月成为全球首个获颁三证的eVTOL机型;而峰飞航空的V2000CG于2024年3月获得TC,为全球首个获证的吨级载物eVTOL。参考各厂商的进度,我们认为随着eVTOL适航认证方法和标准逐渐完善,未来几年会有更多厂商突破这一瓶颈,投入到商业化落地阶段。

▍eVTOL是低空经济发展中的亮点,政策鼎力支持。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之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定义为增长引擎。据新华网,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根据我们测算,到2027年我国对eVTOL需求量约为500架。eVTOL作为低空经济中最为新兴、增长最快的重要载体,是未来低空经济发展的亮点。我们认为随着后续政策的密集出台和相关空域管理等规则的制订,eVTOL及其产业链有望乘上新时代的东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eVTOL相较直升机具备明显优势,商业化潜力巨大,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相比于直升机等传统空中交通工具,eVTOL具有低成本、低噪音、安全性高等优势,能高效、安全地把乘客送达的同时保证合理的票价,具有良好的商业化潜力。eVTOL下游应用场景丰富,预计载人客运将会是未来的主要应用场景;其中观光旅游方面的应用有望率先落地,我们测算eVTOL旅游观光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亿元;此外,eVTOL在物流、公共服务、军事等领域也具备潜力。根据Global Info Research的数据,2026年我国eVTOL产值预计将达到46.02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

▍看好eVTOL上游核心材料和零部件的投资机会。

据Lilium,其eVTOL整机中动力系统、结构和内饰、电池价值量占比高,分别占整机价值量的40%/25% /10%,基于Global Info Research 46.02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预测,对应我国2026年产值预计为18.4/11.5/4.6亿美元。eVTOL电机有小型化、高频化的趋势,非晶电机铁芯损耗小、效率高、体积小,有望被广泛运用于eVTOL行业内;eVTOL整机高达70%的材料由复合材料构成,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又占其中的90%,我们测算仅现有订单对碳纤维的需求就高达75亿元,未来空间巨大;电池则直接决定了eVTOL的续航能力,eVTOL里程焦虑有望推动电池行业增长,以及以固态电池为首的新型电池技术的落地。我们认为eVTOL的发展将会带动非晶电机、碳纤维、固态电池等相关材料和零部件需求的增长,上游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形势波动风险,eVTOL相关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适航认证进度不及预期,安全性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基本面向好与eVTOL主题概念共振的材料及零部件标的。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4月15日发布的《新材料行业eVTOL专题报告之一—eVTOL飞入现实,看好相关材料和零部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