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航圈
资源
素材
下载
企业
无人机论坛
»
论坛
›
航模DIY专区
›
飞机模型
›
带导叶大型涡壳式泵模型设计与试验研究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72
|
回复:
0
带导叶大型涡壳式泵模型设计与试验研究
[复制链接]
glob3d
glob3d
当前离线
积分
1082
窥视卡
雷达卡
342
主题
377
帖子
1082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0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8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0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8 积分
积分
1082
飞币
723
注册时间
2017-7-6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8-29 07: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要:针对国外项比转速226的大泵,设计制造了模型泵,在天津院严格按IEC标准进行了模型试验。介绍试验结果,并对有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涡壳泵 导叶 模型试验 水力模型
一、概述
大型涡壳泵过去我国应用较少,近年来由于核电站的增加,为了有效利用核电,夜间用核电抽水到高位水库,白天放水发电,这就是常在核电站附近建的蓄能电站,用的是水泵水轮机。同一个转轮抽水作泵用,放水作水轮机用。目前我国用的水泵水轮机大都由国外进口。专用于提调水大型涡壳式泵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万家寨泵站、牛栏江泵站等。
国外这种泵型用的较多,重庆水轮机厂有限公司2018年出口到印度的大型涡壳泵,流量达41.5;杭州江河水电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向印度出口的大型涡壳式泵,单泵功率40000KW,是目前我国制造的最大的涡壳式泵。
图1 流道单线图 图2 导叶布置图
三、模型设计和试验结果
目前大型涡壳式泵模型,多由水轮机行业开发和试验研究。在设计理念上多借鉴水泵水轮机。本模型设计是只用于提水的泵,不必考虑水轮机的特点。完全按泵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设计。本次是只换叶轮在已有泵模型装置(有双重导叶)上的试验结果。
四、模型泵设计(外径370mm)
图3 叶轮截面图 图4 叶轮平面图
图5 叶轮三维图 图6 叶轮实物图
五、模型泵试验结果
图7 模型泵试验曲线
六、按IEC标准进行效率修正
1、IEC标准模型泵效率换算方法----模型和真机修正
推荐的水泵效率修正计算公式,采用两步法。其实质是保证雷诺数达到标准值,试验的模型一般按规定制作试验,但模型尺寸、试验转速、水的温度等难以做到一致。雷诺数和尺寸、转速、温度有关,用标准雷诺数相当于把这些因素都考虑了。由此,这种换算方法,也适于尺寸、转速、温度单独变化时效率的换算。
对于泵模型试验,规定的基准雷诺数是Re=7×106;
式中:D —— 模型的标称直径,m;
u ——转轮标称直径的圆周速度,m/s;
——液体运动粘度,m2/s;
1)、将测试点效率换算到基准雷诺数下的模型效率。
式中:Δη测→基——模型泵测试点雷诺数到模型基准雷诺数下的效率修变化值
δ——可换算损失率;
Re参 ——参考雷诺数,Re参=7×106;
Re测 ——测试点雷诺数;
Re基 ——模型基准雷诺数 Re基=7×106。
式中:η模 ——模型最优效率;
η原 ——原型最优效率;
Re模 ——模型最优点雷诺数;
V ——0.6,相应于Re参 =7×106损失分布系数。
例题:试验泵公称直径D=0.28m,n=1050r/min,试验水温28℃(查得运动粘度ν=0.839×10-6)模型试验最优效率η=89.03%。
2)、基准雷诺数下的模型效率换算到真机效率。
式中:Re原 ——原型泵雷诺数;
例题:真机叶轮(离心式)参数,叶轮进口直径2.6m,转速230.8r/min,试验水温28℃(查运动粘度ν=0.839×10-6)
七、有关技术问题探讨
1、设活动导叶的必要性
经查,大型涡壳泵出水导流型式有:
a、单涡壳(瓦尔台克蓄能泵站)
图8 单涡壳泵
b、双涡壳(大库里)
图9 双涡壳泵
c、固定导叶+涡壳(万家寨等)
图10 固定导叶+涡壳泵
d、活动导叶+固定导叶+涡壳(本设计要求)
图11 活动导叶+固定导叶+涡壳泵
除启动调节要求外,就一般泵而言加活动导叶是有害无益的。
对水轮机而言,活动导叶在叶片进口前,改变活动导叶的角度,从而改变液流进口的方向,进而改变性能。对泵轮而言,活动导叶在叶片出口后,出口液流的方向取决于叶片出口角的方向是既定的。任凭活动导叶角度变化,除了增加况击损失不会起到什么有益作用,只会降低泵的扬程和效率。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固定导叶(角度)。
2、固定叶片角度23度是否就是最优角度
试验的四个转轮都是在活动导叶调到23度时效率最好。因为固定叶片角度是23度。这也说明,不管活动导叶角度怎么变化,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固定叶片。
叶轮叶片出口角不同,绝对液流角度不同。固定导叶的角度应与此角度相同。现计算不同叶轮叶片出口角时的α角,如下图所示,看来角度差别很大,考虑一定冲角以后,本模型设计α角也应取稍小值为宜。
图12 不同叶片出口角的速度三角形
3、对泵而言,有涡壳就够了。考虑强度和钢刚度,有固定导叶加涡壳也够了。
为平衡径向力,可用双涡壳。受水轮机影响,也许出于强度原因,加固定导叶也是可行的,数量不应过多。作模型试验时可作变角度导叶试验,按最优性能的角度作为真机固定导叶的角度。设计时应准确计算固定导叶的角度。
4、特性曲线出现小马鞍形
本次试验的模型比转速200多,这这么大比转速的普通泵,不论是涡壳式泵,还是导叶式泵,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特性曲线。出现马鞍形的部位大约在最优流量的80%附近,比较靠近最优流量,尽管区段不大,对泵的启动停机过程有可能产影响。
分析试验曲线可知。活动导叶角度越小时,马鞍形越严重;活动导叶角度接近或稍大于固定导叶角度时,马鞍形减轻;叶轮叶片出口角越小,马鞍形越严重。可见这种马鞍形是由叶轮和导叶双方因素造成的。
图13 泵性能效率曲线
当流量小于最优流量时,在叶轮叶片进口背面形成旋涡,初成的旋涡不稳定,时而形成又时而被主流带走,所以扬程几乎不变。随着流量进一步减小,旋涡区扩大并趋于稳定,水力损失变小。随着流量减小扬程不断上升。
叶片出口角越大,进口背面的旋涡越容易被带走,所以马鞍形越轻。活动导叶角度越小旋涡越不容易带走,所以马鞍形越严重。
图14 马鞍形区生成示意图
5、模型泵结构问题
本模型泵结构受水泵水轮机结构的影响,叶轮靠前后盖板端面密封。泄漏到前盖板侧的液体直接流到叶轮进口;泄漏到后盖板侧的液体通过回流管回流到低压处。泵结构通常是设前后密封环进行密封。因为密封环的所在直径比盖板端面直径小的多,密封效果也就好的多,泄漏量要小的多。为了进一步减小泄漏,可采用迷宫密封或螺旋密封,密封间隙要尽量小。
图14 叶轮密封环示意
结论
本模型是在已有模型泵上只更换新设计的叶轮进行试验。试验效率是在所试的四个模型中是最高的一个。试验转速1050时的最优效率是89.03。按IEC换算效率为89.304%。换算到真机的效率为91.884%。如果针对叶轮从新设计导叶,并对模型泵密封结构等等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模型泵的效率是有可能的。
注:“涡”等同于“蜗”。
涡轮导叶
,
带导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