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悦池
这两天,“女子湖边打卡遭无人机撞脸”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引发关注。当事人袁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她在青海湖边打卡遭遇无人机撞脸受伤的经历。她本来在碧水蓝天下摆造型拍照,但远处一架无人机突然直冲过来撞在她脸上,瞬间就有零件散开,因为有帽子和眼镜,无人机是撞到她脸上后掉下来的,但还是刮到了她的锁骨位置,伤口见血。
如今,我国无人机产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上述事件的发生,也引发了大家对于无人机飞行安全的关注和担忧,且此事件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时有发生。许多网友也分享了被无人机伤到的照片,有些照片令人触目惊心。乱飞无人机可能触碰法律红线,无人机使用者不仅可能承担相应行政责任,如果无人机坠落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还需要进行民事赔偿,若导致人员伤亡,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上述事件的发生,有网友认为是缺乏相关规范和约束导致的,呼吁“操控无人机应该考驾照,持证才能飞”。但事实上,我国对于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无人机必须实名登记,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当取得操控员执照。
有明确的规范和约束,为何仍然会发生令公众担忧的无人机伤人事件?其一,从网友评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许多网友并不了解上述规定,相关法律规范宣传不到位,也导致一些使用者没有意识到需要实名登记、取得执照。其二,一些平台售卖的无人机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且通过平台购买无人机并不需要实名登记,购买后发生上述事故就很难溯源,反映出无人机的生产和销售环节监管缺位。其三,操控者缺乏安全意识和合格的培训。一些人购买后因为想要肆意飞行,不进行实名登记,殊不知这是把个人爱好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的不法行为。而据媒体报道,一些使用者无证驾驶则是认为自己不需要参加培训考证就能玩得很熟练。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使用者,可能并不能完全掌握无人机的操作方法,特别是出现紧急情况时不会处理,导致出现上述伤人的情况。其四,监管存在难点。无人机使用时大多飞行时间较短,且飞行位置与使用者的位置存在一定距离,一些不实名登记的无人机伤人后,相关部门很难找到具体使用者。
促进无人机产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亟须消除安全隐患。首先,要加大相关法律规范的宣传,提升公众的知晓度,让公众依法依规使用无人机。其次,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控。应从生产、销售环节开始进行有效监管,提升无人机生产标准,要求使用者实名登记购买。再次,行业协会也应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对无人机所有者的培训和正确引导,帮助提升安全意识。最后,可以建立统一的安全管控平台,使无人机的使用实现“全程可溯源”。在使用时能够实现全程跟踪,及时掌握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动态,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同时,加大对未经实名登记飞行、无证飞行行为的追责、惩处力度,对屡次不规范使用无人机的,试行“黑名单”制度,以儆效尤。
低空不是法外之地,无人机不能成为悬在人们头顶上的“利剑”。使用无人机要遵守法律法规,确保飞行安全,唯有如此,产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助推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