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6|回复: 0

eVTOL企业的未来之战:谁将在低空经济赛道领跑?

[复制链接]

54

主题

824

帖子

1653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653
飞币
827
注册时间
2017-8-9
发表于 前天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法规的空白,行业步入规范化轨道。同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巩固并扩大产业优势,推动前沿产业发展,并将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列为新增长引擎,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随后,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迅速响应,纷纷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超过100个城市相继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部分地方政府还设立了专门产业基金,争夺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期。

低空经济涵盖空域划设、航空器研发与适航、低空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亟需跨部门协调与统一规划。为解决统一管理机构和顶层设计问题,7月,民航局成立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组,由局长亲自挂帅。8月,空管委成立空管系统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10月,发改委低空经济专管司局设立获批。12月,发改委召集交通、民航、工信、公安等部门召开会议,宣布低空经济司正式挂牌成立。这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快速推进,远远超过市场预期,展现了高层对低空经济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一、低空经济是什么?要准确理解“低空经济”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低空”的概念。根据2023年发布的《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空域依据航空器的飞行规则、性能需求、空域环境以及空管服务内容等要素,分为A、B、C、D、E、G、W等7类。其中,A、B、C、D、E类为管制空域,而G、W类为非管制空域。
G类空域的飞行要求为:

    飞行方式:允许仪表飞行和目视飞行;

    飞行高度和速度:平均海平面高度3000米以下,指示空速不超过450千米/小时;

    通信要求:仪表飞行的航空器与空中交通管理部门之间必须保持持续双向无线电通信;目视飞行则需在规定的通讯频率上保持守听;

    监视设备:航空器必须安装或携带可被监视的设备;

    飞行计划:必须提前报备飞行计划;

    驾驶员资质:航空器驾驶员应具备仪表或目视飞行能力,并持有相应的飞行资质。

W类空域的飞行要求为:

    适飞航空器:主要用于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

    识别信息:飞行过程中,无人驾驶航空器应通过广播式自动发送识别信息;

    操控员资质: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操控员需取得相应的操控员执照。

目前,低空空域尚无明确的统一定义,根据《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低空空域应属于G类和W类非管制空域,要求飞行高度限制为3000米以下,飞行器的空速不得超过450千米/小时。在这一空域范围内,常见的飞行器包括直升机、轻型飞机、滑翔机、飞艇、热气球以及新兴的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

因此所谓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核心依托,以低空飞行器为关键载体,通过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四大环节,构建起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其核心产业形态包括:

    低空制造:涉及低空飞行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制造,尤其是无人机、eVTOL等新兴飞行器。

    低空飞行:包括各类低空飞行器的运营、管理和服务,如物流配送、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等。

    低空保障: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支持,包括空域管理、飞行监控、气象服务、导航设施、机场建设等。

    综合服务:涉及低空经济的各个环节,如法规制定、人才培养、金融支持、市场推广等。
二、eVTOL:低空经济的热门赛道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因其环保、低噪音、高效率等优势,被视为未来空中交通的核心。它在城市空中交通(UAM)、物流配送、旅游观光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极大拓展了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成为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的关注,下表中列出了国内外20家正专注于eVTOL研发的企业。

序号

名称

成立时间

企业总部

简介

1

亿航智能

2014年

中国广州

创始人为航模出身,代表机型采用多旋翼构型,已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

2

沃飞长空

2020年

中国成都

吉利旗下品牌,以低空出行为核心,代表机型采用倾转旋翼构型

3

沃兰特

2021年

中国上海

创始人为原大飞机研发工程师,代表机型采用复合翼构型

4

时的科技

2021年

中国上海

创始人为原空客中国高管,代表机型采用倾转旋翼构型,纯电动载人eVTOL

5

小鹏汇天

2020年

中国广州

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产品与汽车融合,打造智能飞行汽车,代表机型采用多旋翼构型

6

华羽先翔

2021年

中国长沙

西北工业大学孵化的eVTOL整机研发企业,代表机型采用倾转旋翼构型

7

览翌航空

2023年

中国合肥

创始人为原大飞机研发中心高管,代表机型采用复合翼构型

8

峰飞航空

2017

中国上海

创始人为航模出身,宁德时代投资,代表机型采用复合翼构型

9

御风未来

2015年

中国上海

创始人为大飞机研发工程师,代表机型采用复合翼构型

10

零重力飞行工业

2021年

中国合肥

创始人为南航硕士毕业生,代表机型主打倾转旋翼构型,同时布局多旋翼构型

11

亿维特

2022年

中国南京

创始人为原大飞机研发工程师,代表机型采用复合翼构型

12

追梦空天

2022年

中国苏州

清华大学孵化的eVTOL整机研发企业,主攻混动倾转旋翼构型eVTOL

13

Joby Aviation

2009年

美国加州

丰田投资,代表机型采用倾转旋翼构型,已经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

14

Archer Aviation

2018年

美国加州

波音投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市空中交通(UAM)解决方案,产品融合了直升机、无人机和固定翼飞机的技术优势,已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

15

Kitty Hawk

2010年

美国加州

创始人是谷歌无人驾驶之父及Google X的缔造者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行业的元老和龙头企业之一,已宣布关闭

16

Wisk Aero

2019年

美国加州

波音子公司,目标是提供城际飞行出租车服务

17

Volocopter

2011年

德国布鲁赫萨尔

明星公司,戴姆勒和吉利,奔驰、英特尔、吉利投资企业,已于2024年申请破产重整,旗舰产品Volocopter 2X是一款多旋翼eVTOL,设计用于城市内的短程飞行

18

Lilium Aviation

2015年

德国慕尼黑

明星公司,腾讯是主要投资人,代表机型为倾转机翼型eVTOL,采用了独特的电动喷气技术,使得飞行器能够实现垂直起降并在空中进行高速巡航飞行,已申请破产重整

19

VerticalAerospace

2016年

英国布里斯托尔

2021年在纽交所以SPAC方式借壳上市,代表机型采用倾转旋翼

20

Supernal

2021年

美国华盛顿

现代集团子公司,代表机型为倾转旋翼eVTOL,采用 V 型尾翼和八个全倾转旋翼布局

航空巨头如波音、空客和中国商飞均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其中,波音设立了子公司Wisk Aero,并投资了Archer Aviation、Kitty Hawk;空客和中国商飞则在内部研发eVTOL产品。此外,汽车制造商如吉利、小鹏和丰田等也通过投资或设立子公司的方式介入这一领域。

从区域分布来看,全球的eVTOL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其中,欧洲的头部企业如Lilium和Volocopter面临破产重整,而美国和中国的eVTOL企业表现更为稳健。美国企业技术路径上更倾向于倾转旋翼构型,应用场景主要为军用、空中出租车方向,对比来说,中国企业发展则更加多元化。

珠三角地区的eVTOL企业如小鹏汇天和亿航智能,其产品多采用多旋翼构型,具有强大的垂直起降能力、高灵活性和稳定性,且技术难度较低,但能耗高、航速较低且噪音大。

长三角地区的eVTOL企业,如沃兰特、览翌航空、御风未来和亿维特等,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多来自中国商飞,他们倾向于采用复合翼构型,将升力和巡航的螺旋桨分开,分别负责垂直起降和巡航,具备更长的航程,且飞控系统简单,生产维护成本低,但垂直升力系统在平飞时产生额外阻力,影响有效载荷和飞行速度及爬升率。

高校孵化企业更倾向选择倾转旋翼构型,如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孵化的华羽先翔、追梦空天。倾转旋翼构型允许旋翼在垂直起降时垂直放置,巡航时倾斜,类似固定翼飞机的前进方式,具备良好的气动效率和较高的速度及航程,但技术复杂、成本高,且对载荷有一定限制。总体来看,eVTOL领域正蓬勃发展,不同地区和企业根据自身背景和技术优势,选择了多样化的技术路径,共同推动这一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正掀起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创新革命,下图所示为主要企业已公开的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总量已突破5000件。在这场激烈角逐中,中国企业小鹏汇天凭借640项专利申请的显著优势,稳坐全球榜首,体现了其深厚的研发实力与长期的技术积淀,彰显了中国在全球eVTOL领域的领先地位。

注:截至2025年1月9日已公开的专利数量

美国的Kitty Hawk、Wisk Aero、Archer Aviation,分别以494项、349项、240项专利申请位列第二、三、五位。这三家公司均获得了波音公司的直接和间接支持,为eVTOL技术的突破与演进注入了充足动力。国内其他企业同样表现不弱,亿航智能、沃飞长空、沃兰特和峰飞航空分别以280项、239项、124项和114项专利申请,跻身全球第四、七、九、十名,充分展现了中国企业在eVTOL领域的蓬勃生机与强劲创新实力。

来自德国的Lilium Aviation和Volocopter以264项和206项专利申请位列全球第五、八名,虽各自面临破产重整的挑战,但其技术成果在全球eVTOL领域中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未来或许会吸引新的投资者介入,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的Cyclotech公司作为滚翼机构型eVTOL的代表,已经公开了81项专利,彰显了其在独特技术路径上的卓绝探索与显著突破。

美国明星企业Joby Aviation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但专利申请量仅有49项,这与其在行业内的显赫地位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知名投资机构Kerrisdale Capital发布了一份长达41页的报告,对Joby Aviation的技术发展与商业前景提出质疑。报告中,Kerrisdale Capital指出,Joby Aviation的实际运行时可能难以实现其所宣称的飞行性能与运营成本。从公开的专利数量来看,这种质疑或许并非空穴来风,Joby Aviation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布局方面的不足,可能为其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从申请专利的技术分布来看,eVTOL领域的技术革新主要在垂直起降技术、电动推进技术、飞行控制技术、通信导航技术以及轻量化结构设计等方向,其中eVTOL主机厂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垂直起降技术、电动推进技术、飞行控制技术方向,约占总量的70%-80%。

eVTOL领域的竞争已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未来必将面临类似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浪淘沙局面。尽管留在牌桌上的具体条件尚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布局不力的企业将难以在最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演进,未来空中交通领域或将迎来更为激烈的角逐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传统航空巨头还是新兴科技企业,只有持续深耕技术、强化专利布局,才能在未来的空中交通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人类出行方式的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