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航圈
资源
素材
下载
企业
无人机论坛
»
论坛
›
低空经济应用
›
飞行汽车
›
飞行汽车商业化只差临门一脚!小鹏汇天、亿航智能拼了!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803
|
回复:
0
飞行汽车商业化只差临门一脚!小鹏汇天、亿航智能拼了!
[复制链接]
斯伯丁
斯伯丁
当前离线
积分
1252
窥视卡
雷达卡
405
主题
441
帖子
1252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2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8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2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8 积分
积分
1252
飞币
809
注册时间
2017-7-2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1-29 14: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过去一年,被视为新的投资风口的飞行汽车行业,迎来前所未有地跨越式发展,逐步迈向商业化的“前夜”。就在这个领域即将迎来爆发之际,传来了一则震撼消息:2024年末被誉为“飞行汽车界新星”的Lilium公司,因未能成功获取紧急融资担保,不幸面临破产申请。这一事件无疑给整个行业泼了一盆冷水,提醒我们飞行汽车领域的商业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然而,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依然激发了科技企业们对飞行汽车领域的浓厚兴趣,小鹏汇天、亿航智能巨头跨界正加速对飞行汽车领域的布局。低空经济捧红飞行汽车在国内,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火了飞行汽车。一是,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为飞行汽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有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广州市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上海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优化空域资源使用、加强低空飞行监管等;江苏苏州已签约低空经济项目超300个,计划总投资超900亿元……二是,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体系的完善,为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保障。据公开信息,未来三年,全国有望建成超过3万个低空起降点。比如:安徽计划到2027年建成20个通用机场和500个起降点,山东、上海、四川、广东等地也积极推进基础设施规划……面对低空经济万亿级新赛道,科技汽车、车企、航空巨头等纷纷发力,竞相布局飞行汽车。这些行业巨头从技术革新、资金投入、产品研发到运营策略等多个维度全面赋能,力推飞行汽车商业化。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量资本涌入,低空经济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根据来觅研究院,去年前三季度低空经济赛道融资案例合计56起,金额合计39亿元,核心eVTOL方向金额就占快八成。在这场火热的竞赛中,我们看到了以小鹏汇天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奋力一搏,也见证了以亿航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企业的异军突起。
小鹏汇天“快马加鞭”量产作为头部造车新势力之一,小鹏汽车投资飞行汽车市场后,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其旗下的小鹏汇天也不负厚望,已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全链条雏形,量产也快了。自从对外宣布正在研发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以来,小鹏汇天按部就班稳研发、促生产。2014年10月底,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已经正式在广州投建,规划年产能1万台;同年11月,“陆地航母”完成了全球公开首飞与载人首飞,并收获订单2000台,意向采购订单超5000台,即将迈入商业化阶段。小鹏汇天取得重大突破,得益于强大的研发实力、核心技术自研与技术革新、清晰的产品规划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小鹏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多年,在智能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了雄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优势。飞行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有70%至80%与新能源汽车相重合,小鹏汽车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背景,显著降低了相较于从零开始企业的成本投入,加速了其从地面交通向空中交通的拓展步伐。据了解,小鹏汇天团队人员近800人,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近85%(硕博占比超5成,985/211/双一流占比近55%)。另一方面,小鹏汇天凭借创新的分体式飞行汽车设计以及丰富的产品线,迅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设计不仅贴合了飞行汽车的特性需求,还极大提升了市场吸引力。同时,旅航者X2、陆地航母等多样化的产品线覆盖了广泛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区间,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尽管小鹏在飞行汽车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小鹏汽车业务尚未扭亏为盈,砸重金研发飞行汽车让人不放心。据了解,在2024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收入虽然同比增长了约40.5%,但归母净利润仍然亏损44.60亿元。总之,飞行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加之成本控制压力不断上升,小鹏汽车又持续亏损,这无疑加剧了投资者对小鹏汇天未来发展的担忧。亿航智能“马不停蹄”商用和小鹏汇天一样,亿航智能也是一家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企业,专注于智能无人飞行器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以及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亿航智能前瞻布局eVTOL电池、电驱等关键技术,并与多家企业合作研发高性能电池和电机产品,在飞行器研发设计领域积累深厚,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以EH216-S为例,最快飞行速度130km/h,续航里程仅有30公里,是全球首个获得量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型号合格证的飞行汽车产品。不可否认,EH216-S拿下量产资质是亿航智能商业化的一大步,进一步加快了亿航智能形成商业闭环的速度。只不过,亿航智能在制造、量产、渠道等方面相对薄弱,其商业化道路仍需克服诸多困难。首先,亿航智能在制造和量产方面的经验相对有限,量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和供应链挑战。在获得生产许可证之前,亿航智能主要处于研发和小批量试制阶段,尚未形成大规模的量产能力。而飞行汽车的量产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线和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实际量产过程中仍然有诸多不确定性。
其次,飞行汽车需要较高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亿航智能盈利能力还不稳定,全面商业化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2024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亿航智能净亏损为4810万元,与去年同期的6710万元相比,收窄了28.3%。总运营开支为1.507亿元,而上年同期为8980万元,上一季度为1.433亿元,其中销售与营销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研发费用均呈现上升趋势。再有,亿航智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多家企业的竞争,这些企业可能在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从而对亿航智能构成潜在威胁。为此,亿航智能选择与长安汽车合作,试图利用其成熟的汽车制造能力、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加速产品的量产和商业化落地。“抱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亿航智能最终的成功与否仍是一个待解的未知数。商业化还差临门一脚当前,飞行汽车正稳步迈向从概念构想至商业化实施的关键转型期,尽管这一进程仍伴随着诸多亟待克服的挑战与考验。一来,飞行汽车厂商技术路线的不统一,增加了行业整合和标准化的难度,不利于飞行汽车的快速商业化。二来,起降场、充电站、维修设施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更是严重制约飞行汽车商业化;三来,飞行汽车的法规政策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明确的适航认证标准和运营规范,增加了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面对这些行业性的挑战,飞行汽车企业在强化自身商业化能力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寻求行业内的合作与协作。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提升飞行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企业与政府、监管机构、科研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为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落地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如果说2024年是飞行汽车的发展元年,那么紧随其后的几年,无疑将是飞行汽车真正翱翔天际、实现飞跃式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将是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等飞行汽车企业大展宏图、竞相绽放的重要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小工具等
模拟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