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回复: 0

低空经济行业观察:亿航智能获高盛评级上调;顺丰丰翼构建空中物流枢纽

[复制链接]

367

主题

406

帖子

1151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
飞币
753
注册时间
2017-7-7
发表于 昨天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核心载具的低空经济,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据保时捷管理咨询等机构预测,2035年我国载人eVTOL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物流、通勤、医疗等场景将成为核心增长极。随着政策支持与产业链成熟,头部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逐步探索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eVTOL主机厂:技术攻坚与商业验证并行

eVTOL飞行器的研发涉及高压电气动力系统、动力架构等共性技术难题,主机厂需在技术路线选择、产业链整合与市场定位上精准决策。目前,亿航智能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获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计划于2025年取得运营合格证,成为全球首个完成“三证”认证的eVTOL机型。高盛预测其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将达1.62亿元,并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期,认为其商业化进程将受益于上海、深圳等城市应用场景的扩展。

技术路线的审慎选择是主机厂的核心竞争力。例如,纯电构型eVTOL单台每公里综合运营成本为9.2-15.7元,混动机型可降至7元,但需平衡续航里程与适航性能。珠海凭借航空产业基础,已形成涵盖无人系统、通用航空的完整产业链,其金湾智造大街园区无人机企业累计产值突破7.6亿元,2023年订单总额超2.9亿元。这为主机厂提供了供应链协同与场景验证的有利条件。

政策与法规的完善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司近期牵头研究低空经济统计体系,为产业规划提供数据支撑;珠海通过《低空交通建设管理条例》,明确空域管理、适航认证等细则,为主机厂商业化运营扫清障碍。未来,主机厂需在适航性、安全性上持续投入,同时探索跨境合作,如珠港澳三地低空经济联动,以扩大市场辐射范围。

低空经济产业链:物流与城市治理先行突破

物流场景成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应用的突破口。顺丰旗下丰翼科技在深圳建成全国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枢纽,整合无人机、无人车与传统快递网络,实现同城快件2小时、跨城快件3小时送达,单中心日处理能力超2000票。其开通的400余条航线覆盖深圳全域及东莞、珠海等周边城市,2024年累计飞行23万架次,运输货物超1400吨。江苏则依托南京浦口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布局无人机血液运输、生物样本配送等12条医疗物流航线,并计划拓展长江中上游物流网络。

产业链上游的技术迭代加速成本下降。碳纤维机身、固态电池等新材料已在eVTOL领域进入商业化验证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为电机、电控系统提供规模化降本路径。例如,江苏曼哈斯盾等企业研发的系留无人机,滞空时间延长至6-8小时,应用于应急通信、安防巡检等领域,技术国产化率超90%。与此同时,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江苏建设的省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行,实现全省空域“一网统管”,为高密度飞行调度奠定基础。

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成为下一阶段重点。广州提出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达1500亿元,计划开通低空通勤走廊,探索无人机巡检、医疗救援等应用;珠海拟拓展海岛物流配送、低空旅游等场景,并推动立法保障飞行安全与数据合规。随着低空基础设施的完善,未来“空中版羊城通”等立体交通网络有望重塑城市出行方式,但需解决空域规划、噪声污染等问题,确保商业化运营与社会接受度的平衡。

低空经济正从概念验证转向价值创造,技术、政策与市场的协同突破,将推动这一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本文源自金融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