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6|回复: 0

加入我们,驾驭未来 | 北航大学生飞行汽车科创团队2025年招新开始!

[复制链接]

415

主题

451

帖子

1278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278
飞币
825
注册时间
2017-7-18
发表于 昨天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翼展切割空气

飞行汽车在天际划出光轨

光影空中闪烁

科技与梦想将在此刻交融

当热血冲破云霄,激情在每一次起飞和降落中升华,我们在探索与挑战中领悟飞行的意义,在创新与协作里建立深厚的友谊。

若你对天空怀有无限向往,渴望体验亲手打造飞行汽车的奇妙旅程,参与并见证一辆飞行汽车从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那么欢迎加入我们,一起翱翔蓝天,开启未来交通的新篇章!



北航大学生飞行汽车科技创新团队

飞行汽车科创团队由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技术指导和组织建设,现有队员23名,来自航空航天、信息科学、机械车辆等10多个专业。

团队采用“理论学习-实践探索-竞赛攻关-情怀培养”的路线,重点开展飞行汽车的仿真、设计、制造、装配、调试、验证等工作。



团队指导教师

飞车科创团队由多位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飞行器设计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的教授领衔。



一直从事空地智能载运工具相关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课题30余项。在车载能源系统检测管理、端云融合智能安全预警管控、智能驾驶多维感知与安全防护、自主软件开发工具等方面做出了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实现了成果的规模化转化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并作为飞行汽车分会总干事指导社会实践团队,获暑期实践一等奖,“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研究方向:陆空两栖新能源载运工具优化控制

主要从事陆空两栖新能源载运工具优化控制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10项,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带领学生参加直接动力电池挑战赛、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等科创竞赛,获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季军、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集成与管理技术挑战赛第一名。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仿生拍动翼复杂力学原理与应用方向的研究

参与多种类型的仿生飞行器原理样机研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特别资助(站中)项目,企业联合项目等5项课题,参与总装预研基金、兵器联合基金等6项课题,在AIAA JOURNAL,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实现转化应用专利6项




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和副秘书长,IEEE PES(电动汽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储能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固体新材料委员会委员。

所培养的学生在国际知名期刊Matter(Cell姊妹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IF:25.245),Energy Storage Materials(IF:16.280),Journal of Power Sources(IF:8.247)等期刊发表10余篇Q1区高质量学术论文。2021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2年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研究方向:智能汽车安全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2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汽车智能驾驶模拟仿真技术》。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产力促进奖(创新发展)三等奖。




研究方向:机器学习基础算法与智能网联汽车感知与决策

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算法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北航青年人才发展支持计划等项目,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CCF-A类学术论文12篇。




研究方向: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感知、智能决策,自动驾驶预期功能安全,车联网信息安全

        主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工信部工业软件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5项,发表SCI检索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5项。兼任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数字监管技术及应用)副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分会秘书长、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信息安全工作组秘书等职务。




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能源与充电领域以及航空发动机电推进领域

        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长期开展新能源汽车能源与充电领域以及航空发动机电推进领域相关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子课题等4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团队荣誉——成果丰硕,创新不断

一年来,团队累计参与挑战杯、交科赛等赛事

2次获国家级比赛一等奖

队员依托飞行汽车科创团队项目

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

授权\受理国家发明专利9篇









参加中国航空学会成立60周年成果展暨飞行汽车分会成立论坛





受邀参加清华附中开放日

团队下属大学生实践队乘九御风实践队今年暑期开展低空经济专题实践调研,依托中国航空学会飞行汽车分会,深入产业一线实地调研,推广普及飞行汽车技术知识。

实践成果获得“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等荣誉



团队架构与招新要求

自动驾驶组





工作描述:

负责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系统、决策规划和控制执行等关键模块开发。整合高精度地图、传感器融合技术和先进的算法,以实现车辆的自主导航和安全驾驶。通过车载以太网和CAN总线实现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在软件开发方面,主要使用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进行系统集成和算法开发,以及利用C++和Python进行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

能力需求:

1.掌握C和Python编程语言;

2.对自动驾驶涉及的软硬件有一定了解;

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自我驱动力强,能够有效管理时间。

加分项:

1.参与过相关科研项目或竞赛的经验,如智能车竞赛、机器人大赛等;

2.了解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或PyTorch,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

3.有使用ROS进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的经验,熟悉传感器数据处理和算法实现。

电控架构组





工作描述:

负责开发和集成飞行汽车的电控系统,包括激光雷达、车规级整车控制器及飞控系统。采用CAN通讯确保系统稳定。软件开发方面,主要利用Simulink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嵌入式代码生成,并使用STM32进行电控前期开发。

能力需求:

1. 掌握C语言;

2. 接触过STM32,有使用Keil等编译器进行编程、调试的经历;

3. 勤于钻研,乐于合作,有较强执行力及充足的课余时间。

加分项:

1. 有嵌入式编程的项目开发经验;

2. 掌握STM32CubeMX以及HAL库等的使用;

3. 具备PCB设计的相关知识。

智能飞行组





工作描述:

负责设计并开发飞行验证平台。工作内容涵盖气动结构设计、旋翼高速电机选型及测试方案的确定、无人机试飞等方面。

能力需求:

1.对无人机设计和空地一体自动驾驶算法开发感兴趣;

2.对无人机飞行控制感兴趣;

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自我驱动力强,能够有效管理时间。

加分项:

1.参与过相关科研项目、竞赛或制作航模的经验;

2.掌握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等方面基础知识;

3.对无人机飞控知识有基本了解。

如何加入我们?

请填写以下问卷

https://www.wjx.cn/vm/wFxoc84.aspx#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我们期待着有志之士的加入

一起开创低空经济新时代!

未来已来

让我们一起驾驭!



文案 | 许家铜

编辑 | 熊梦宇

监制 | 张迎晨 张荣荣 黄万超

审核 | 郭祖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