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8|回复: 0

iLive与无人机传统图传方案比测——让我飞得更远

[复制链接]

397

主题

441

帖子

1236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236
飞币
793
注册时间
2017-7-25
发表于 昨天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Live技术:低空经济中的“飞天小能手”

随着低空经济飞速发展,无人机已经从科幻电影中飞出来,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常客。从农业监控到城市管理,再到日常娱乐,几乎每个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在这个过程中,实时视频传输技术,尤其是延时、距离和画面质量成为了无人机表现优劣的关键因素。那么,作为新一代传输技术,iLive到底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低空经济中飞多远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底。

小贴士:前期PK的结果

在过去的几轮PK测试中,iLive已经展现了其在视频通话领域的强大优势。在与微信、腾讯会议的对比中,iLive无论是在画质还是延时上都体现了明显的竞争力。尤其是在高延迟和信号不稳定的环境下,iLive依然能保持流畅的视频通话体验。

测试地点与合作伙伴

我们要进行的,是一次无人机视频传输技术的“正面PK”——一架是搭载了iLive技术的无人机,另一架则使用了传统图传技术。两款无人机的售价都在500元左右,且同样定位入门级市场。本次测试我们得到了深圳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选择的测试环境是一片城市中相对开阔的区域,电磁环境复杂度适中。为了确保测试公正,我们将分别用两台同型号的手机接收这两款无人机的实时图传数据。飞行中,谁能做到“传得远、稳、快”?让我们拭目以待!

无人机的“飞行秘笈”:WiFi图传

无人机的图传技术通常是通过WiFi信号来传输视频数据的。

对于入门级的玩具无人机,无人机被设为WiFi  AP热点,飞手的手机连接到这个热点后,便能实时查看无人机的拍摄画面,而与无人机配套的遥控器也会通过同样的WiFi链路控制无人机的飞行。

为了确保公平性,我们在测试前又专门进行了WiFi信号的稳定性检测。我们通过手机运行ping命令测试了两款无人机在不同距离下的WiFi连接情况,最终得出结果:两者WiFi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差不多,可以放心公平对比。

比测过程

1. 起飞前的“冷静对比”——延时测试

我们首先对两架无人机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延时对比测试。结果显示,iLive的延时表现令人赞叹——相较于传统技术,它的延迟减少了32%。对于无人机的飞手来说,延时越短,操作起来越“跟手”,也能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2. 空中旋转——看谁更“流畅”

接下来的挑战是空中悬停和旋转。两架无人机同时起飞后,我们让它们在空中悬停并旋转,同时测试手机接收画面的流畅性。结果非常明显,搭载iLive技术的无人机在旋转过程中画面流畅丝滑,而传统技术的无人机旋转中虽然也能传回视频,但画面时不时停滞,影响了整体体验。

3. 拉距战:飞行中的真实对比

最刺激的环节来了!我们让两架无人机沿着相同的飞行路线飞行,并重点对比了它们的图传稳定性和飞行距离。在飞行过程中,传统图传的无人机在某些位置出现了严重的卡顿,在中间位置画面彻底卡死。而搭载iLive的无人机则毫无压力,稳定飞行并成功到达预设的电子围栏。数据显示,传统技术的无人机卡顿时长比iLive多出66%,而iLive的可用图传距离提升了53%!

结语:iLive,飞得更稳、更远的技术!

通过这场对比测试,我们不难得出结论:iLive技术无论是在延时、画面流畅度,还是飞行稳定性上,都比传统图传技术有着显著优势。对于那些依赖实时视频反馈的无人机应用场景,iLive无疑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保障。当然在不同环境、不同传输信道类型(包括WiFi直连、WiFi中继、4G/5G、微波、Mesh、卫星等)、不同信道功率下,各种传输技术也会有着不同的表现,为此我们后续还会进行更多的测试。

视频传输技术,作为无人机的‘核心武器’,在稳定性、延时控制和传输距离上至关重要。无论是在植保作业、农林监控、环境巡查,还是城市管理等领域,iLive都有望成为未来无人机技术的核心力量。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相信iLive将在未来的蓝天中翱翔得更加自由、高效!

比测完整视频请看

iLive与无人机传统图传方案比测——让我飞得更远w2.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851685412108173313如您想对iLive技术做更多了解,可继续看前一篇比测文章

iLive: 弱网环境下腾讯会议PK实测——视频所至,无问西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